画堂归(320)
“大姐姐,我……”卫宜宁的脸因为情急变得有些红:“我已经……”
“五妹妹,”卫宜宓转过身来语气有些责难:“这也不算什么天大的难事吧?这么点事儿我竟然求不动你?”
“不是的,”卫宜宁有些惶恐:“我没说不帮你抄。”
“那就快些抄吧。”卫宜宓笑得很开心:“记得心要诚。”
说完转身继续往外走,还不忘吩咐屋里的人:“好好伺候五小姐,千万别怠慢了,等我回来没见她在你们可都仔细着!”
言下之意是把卫宜宁给软禁起来了!
春娇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大小姐这是做什么?
如今老爷在外应酬,夫人逢初一十五都要给四小姐念经,不见人,老太太住的远,且睡得早。
所以大小姐的话没人能驳回,毕竟五姑娘是她的妹妹。
且又没打骂,不过是关在屋子里抄经书,也犯不上为这个去找大人。
卫宜宁开始还有些着急,此时却已经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只是并没急着抄书,而是要了茶来喝,又吃了几个果子,才吩咐春娇研墨,将宣纸细细地裁开,一笔一划地慢慢写了起了。
卫宜宓出了院子,只叫一个丫鬟跟着。
来到大门前,卫宜宁吩咐备好的马车还在那里等着。
车夫见了卫宜宓赶紧请安,卫宜宓不说话,径自上了车。
车夫只管赶车,至于是哪位主子坐车可不归他管。
小心问了一句:“大小姐,咱们往哪里去?”
“往东,”卫宜宓声音很低:“一路上遇见人不许乱说话。”
车夫答应了,赶起马车往西走。
和卫宜宓一起的丫鬟忍不住心中狐疑,大小姐为什么不去西城门?那里不是更近吗?
可她不敢乱问,主子做什么岂是她一个下人敢乱打听的。
车上的车马很多,很多人都出来看热闹。
卫宜宓坐的马车前头挑着两盏风灯,上头写着一面写着“智勇”二字,一面写着“卫”字,人们一看就知道是智勇公府的马车了。
马车一路来到东城门,此时已是人山人海,鼓乐震天,上前名青壮披散着头发、戴着鬼面,赤着上身,随着乐声互相泼水取乐。
沿路还有数不清的摊子,卖吃食玩物,价钱不贵,花样极多。
卫宜宓叫车夫把车靠边停好,把车帘卷起一半,又戴上了面纱,从车帘的缝隙往外看。
第二百四十二章 恭候多时
寒宵冷彻,抵不过人心如火。
震天撼地的呼喝声如万钧雷霆,似乎把数九的寒气都给驱散了。
围观的人群中不少人跟着狂欢,癫狂舞蹈如醉如痴。
此时本就极其喧闹,人群中更有不少相识的碰了面,彼此招呼热络,当真是又热闹又乱。
卫家的车夫和丫鬟都看得入了迷,这样的热闹就是常住京城的人一年也只能看这么一回两回。
卫宜宓却并未把眼前的热闹放在心上,因为胡戏的鼓乐声尚且比不上她的心跳。
她在等。
果然,大约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有两个人抬了一乘小轿过来,说道:“卫姑娘安,我家主子请您过去叙话。”
车夫刚要问对方是哪家的家奴,卫宜宓已经从车上下来了。
丫鬟要跟,卫宜宓禁道:“不必跟着,你们都在这儿等我回来!”
车夫和丫鬟不敢违拗,以为卫宜宓早就已经同别人约好了。
毕竟年轻小姐们相约一同观赏泼寒胡戏是常事,卫宜宓应该也不例外。
卫宜宓坐进轿子里,脸上依旧带着面纱。
大家闺秀们出来瞧热闹不想被人看见,便带上帷帽和面纱也实属正常。
因此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青衣小轿在人群中一闪就不见了,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转瞬就被浪潮吞没。
卫宜宓坐在轿子里听着外面的声响由嘈杂渐渐变得轻微,虽然依旧能听见鼓乐和呼喝声,但已经不如轿夫的脚步声清晰了。
显然已经走出了东城楼很远,最起码隔了两条街。
两个轿夫谁也不说话,把轿子抬得飞快,脚步声均匀有力,一听就是有经验的轿夫。
那他们也一定经常抬喜轿吧?
卫宜宓的心里像被填了一大勺百花蜜,自己此刻竟有些像新嫁娘呢!
她今夜穿的是一身水红撒花的裙袄,盛装打扮又蒙着面纱。
想到这些,她忍不住有些恍惚,喧闐的鼓乐也变作了婚嫁时的催妆曲,燕七公子当真别出心裁,在这样的日子里与人相约,不但不会被人察觉,更加令人难忘。
虽然他本来是要和卫宜宁私约密会,可现在换做了自己,原本的愤怒便都化作了甜蜜。
“我以后拿一生的柔情对待他,不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早晚会明白我比那个卫宜宁好上千倍百倍的。”卫宜宓在心中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