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161)
“燕家的人都谁在场?是怎么说的?”虽然只死了一个丫鬟,但毕竟她家的九小姐受到了惊吓,包氏不免惴惴。
“燕七公子在,”提到燕肯堂,卫宜宓忍不住露出几分羞涩:“他谢了五妹妹,还说今天的事纯属意外,已经叫人装殓了那个丫鬟,让大相国寺的僧人做法事超度她。”
包氏听了,知道这件事不会再有什么麻烦了,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但她还是沉吟了片刻,她知道卫宜宓所说的话一定有所隐瞒。
知女莫若母,如果真的像卫宜宓所说的那样,她今天回来必定会气势汹汹的责怪双生女先一步逃跑。又或者也会追问究竟是谁失手打翻了海灯。
但她只轻描淡写的带过,这里头显然有着她不愿说的内情,但包氏并不点破。
女儿大了心也大,看这个情形她一定是对燕家的七公子有了爱慕之心,但此举实在不够高明。
说到底还是年纪太小了,考虑事情不够周全,就像自己当初设计邵家的事情一样,这个法子虽然有效,却不可一用再用,用第一次是高明,第二次就是拙劣了。
燕家的人不是白痴,这事稍微一想就会觉得不对劲,难道卫家的姑娘都有救人的本事不成?
事情太巧合,只能说是故意安排的。
包氏当初敢让卫宜宛替邵阳挡刀,这个计策之所以好,第一是出其不意,没有人会料想出这么一档子事,二来是卫家和邵家本就是亲戚,卫阿鸾他们就算察觉里头有问题也只能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但燕家不一样,他们绝不会过多的顾及情面,又何况前头已经有卫宜宛的事,卫宜宓再行此招,就太露骨了。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大女儿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层,她神情委屈又气愤,显然是恼恨自己的计划没能成功。
包氏并不觉得女儿这样做该谴责,人若是想达到目的,多少都要动用些手段,这无可厚非。
只是用计也要尽可能不留痕迹,卫宜宓行事有些草率了,她这个做母亲的须得好好调教一番。
“宓儿,不是你救出燕九小姐,这是件好事。”包氏谆谆告诫:“这是老天在保佑你。”
卫宜宓一头雾水,不解的问道:“我不明白母亲的意思,这如何算是好事呢?倘若是我救了九小姐,燕家人一定会感激我的,现在可好,又便宜了那个乡下丫头。”
“孩子,你听我细细的告诉你,”包氏的笑容里带着三分神秘七分自得,像老狐狸传授秘籍给小狐狸一样:“倘若今天真的是你把燕九小姐救出来,大家会怎么说?”
“自然是夸赞我勇敢,就比如当初卫宜宁救了韦家的小王爷那样。”卫宜宓说道。
“是啊,人们还会想起宜宛替邵阳挡刀的事来,”包氏提到小女儿的名字,语气还是忍不住的哽咽了一下,心底一片阵痛:“五丫头下水救人还罢了,那的确是常人不可能的,不会有人怀疑她做假。但四丫头和你就不一样了,有心的人难免会认为太巧合了,燕家人可不是吃素的,难道不会起疑吗?”
听了包氏的话,卫宜宓惊出了一身冷汗。
她原本以为高明的计策,被母亲一剖析顿时显得奇蠢无比。
邵家初回京城,邵天资新官上任,卫宜宛替邵杨挡刀在众目睽睽之下,邵家人不敢说出半句难听的话来,否则受损的是邵家的名声。
可今天的事,一定会有人认为火是卫家人放的,就算她真的救了燕九姑娘,那也算是应该,否则卫家根本脱不开干系。
就算外人不说什么,燕家人难道不会警觉吗?
若不是卫宜家大喊有蛇,燕九小姐又何至于受惊吓过度晕厥过去?
多亏卫宜宁最后救出了燕婷贞,否则燕家一定会把帐算在智勇公府头上,到时两家就成了仇人,自己还可能再嫁给燕肯堂吗?
想明白了这些,卫宜宓心中忍不住庆幸,母亲说得对,今天的事是老天爷在保佑她。
“母亲,那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卫宜宓当然不死心:“燕家的人一定又会把卫宜宁当成恩人。”
想到这一层,她又不甘心了。尤其是燕肯堂对卫宜宁那一笑,卫宜宓嫉妒得心头好似插了一把刀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摘别人的果子
包氏见她如此,知道女儿对燕肯堂已经情根深种,若是生拉硬拽肯定不成。
虽然明知卫宜宓不可能嫁给燕肯堂,但是与燕家结交并无坏处。
就算是女儿不嫁给燕肯堂,只要和他家有了往来,寻找机会嫁给燕家别的子弟,抑或是燕家的亲戚,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左右不会吃亏。
“宓儿,宜宁救了燕九小姐,对你来说绝对不是坏事,起码让智勇公府和柱东王府结了一段善缘,不是吗?”包氏含笑看着女儿,对待自己的孩子她总是有十二分的耐心:“就算燕家的情面有十分,七分落在宜宁的头上,剩下那三分也会给智勇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