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1001)
卫宜宁急忙拦住,说道:“老人家,您这是折煞我。我知您当年也曾从军,真正的为国出力过。如今形势特殊,公爷在前线忙着防御敌军,城中的内务难免有照应不到的地方。不过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想让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我近视算是越俎代庖,替公爷看看大家,多少斤一份心。”
“哎呦夫人呐,您来亲自看我这个糟老头子,实在是我几世修来的福气。”项老伯被卫宜宁的话感动的不轻:“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已经活腻了,四十年前没能为国捐躯,如今却是心有余力不足了。您没去那些达官显贵家里,而是先到我这里来,可见您和公爷心里是真的装着我们这些穷老百姓。说实在话,我们不怕死,就是怕被朝廷抛下。现在好啦,我的心里安定了。”
说着还落了几滴老泪。
卫宜宁命人将准备好的棉花布匹以及十斤羊肉给了项大嫂。
“这些东西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不过公爷已经在尽力想办法尽快的帮大家解决温饱了。”卫宜宁道:“大伙儿不要气馁,咱们一定会把突厥人赶走,把凉州城变得越来越好。”
卫宜宁自然亲切不做作,周围的百姓对她十分有好感。
又听她说的这些话,自然也就变得心安起来。
卫宜宁从项家离开后,又去了同一条街的陈家。
陈家日子原本过得还不错,不过突厥人攻破了凉州城,他们夫妻俩都被杀死了。
只留下两个孩子,姐姐十一岁,弟弟七岁。
这两个孩子是被他爹娘藏到了井里才逃过一难。
姐弟俩靠着街坊们的接济和照应熬过了几个月,卫宜宁见他们身上穿着单薄的衣裳瑟瑟发抖,手上脸上生满了冻疮,家中只剩下一碗米,实在是凄惨。
“你们会做饭吗?”卫宜宁拉着小姐弟的手问:“有没有生病?”
“我会做饭,”小姐姐懂事极了:“多谢夫人来看我们。”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卫宜宁说道:“再怎么懂事也是孩子。”
“那夫人的意思该怎么办呢?”周全在一旁请示。
“这城里不是有很多空着的大宅子吗?暂且征用一个,”卫宜宁说道:“把孤儿和无人照看的老人都接过去,再招募专人照顾他们。否则的话,他们只怕熬不过这个严冬去。更何况还有青黄不接的好几个月呢。”
“夫人,您真是活菩萨!”小姐姐拉着弟弟跪下了:“若是您不来,我们两个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该怎么办。街坊邻居虽然热心,可他们的日子也同样艰难。”
“好孩子,别哭了,你做的够好了。”卫宜宁把两个孩子拉起来:“一会儿就跟着周大叔走吧,他会帮你们安排好的。”
旁边的邻居们看的直抹眼泪,身为百姓,他们从来不敢奢望朝廷给予更多。
可是没想到公爷夫妇竟如此体贴入微,心里怎么能不感动?
“大伙儿的难处,公爷心里都有数,先把最困难的解决了,再慢慢地都照顾到。”卫宜宁说道:“请大伙儿再忍一忍,咱们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连着三天,卫宜宁一直忙着慰问百姓。钟野也忙着在军营中处理事务,训练士兵。
连着几天都没能回府里住。
直到冬至这天晚上,钟野才一脸疲惫的回来了。
卫宜宁知道他多半要回来,所以晚饭一直没吃,等钟野回来之后才命人下饺子。
“这几天累坏了吧,看你都瘦了。”钟野看着卫宜宁心疼的说。
“我这算什么,公爷才是真的辛苦呢!”卫宜宁的眼睛里也是满满的心疼。
“往后的路还长着呢!不过总有挨过去那一天。”钟野慨然道:“宜宁,多谢你,在我需要你的时候陪着我。”
第772章 一箭三雕的好主意
已经两日不见太阳,天气因此更加寒冷。
小舍儿和双叶两个人嘻嘻哈哈地说笑着进了屋子,小舍儿空着手,双叶怀里抱了一束红梅花,开得云蒸霞蔚,格外喜人。
“夫人快看,这将军府的梅花开得真好看!正配您屋子里的金耳瓷瓶。”双叶说。
“的确好看,”卫宜宁赞许:“屋子里许久没有颜色鲜艳的东西装点了,何况还有花香。”
灵芝急忙将那瓷瓶里灌了清水,将梅花插好,就放在桌上让卫宜宁观赏。
“方才厨房的婆子叫我问问您,上午公爷派人送回来的野鸡正新鲜,可要给您熬汤吗?”小舍儿想起来这件事连忙说。
“公爷午饭是不回来吃的,那就留到晚上吧。”卫宜宁说道:“过了午叫她们放在小火上熬着,只用清水,别用太多调料把味道混杂了,公爷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