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的快穿生活(304)
“还有一个消息,温县令一家已经被押解入京,理县新县令不久后就会到。”
“现在温县令一家人被押送到哪里?”
“已经快要出宝城。”
“通知外面的人把人劫回来,然后以温县令的名义表示不承认新皇的统治,把理县独立出来。”
“好,我这就去办。”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家公子终于要出手了,宋康平心里隐隐有些激动。
*
吴国东宫。
“启禀殿下,收到最新情报。”
大殿的最里面,一个年约二十七八的男子正在看着书,听到手下来报,他头都没抬,只道,“念。”
“陈国老皇帝李宸驾崩,新皇李泰继位,其他几个皇子纷纷占地自立为皇,有好几个城的官员表示不接受新皇统治,陈国大乱。”
大殿里的侧位上还坐着一个中年汉子,年约四十出头,虎背熊腰,听到这个消息,他激动道:“殿下,这是我们全面进攻的时间。”
“不,再等等。现在局势还不够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付将军不要着急,总有你出手的一天。”
殿上这个说话的人是吴国太子,赵仪。吴皇几年前身体就不行了,虽还没登基,现在吴国的实权基本在他手上。
*
关心早就查出温县令的女儿以工人子女身份在郭家庄书院读书,她一直就没有点明,等把温家人救回理县,她就让这一家人在郭家庄团聚。
“公子,多谢你的救命之恩。”温博文把家人安顿下来后就过来表示感谢。
“是吗?我可是以你的名字反叛了新皇。”
“公子,我本来就是罪人身份,再说陈国**,新皇不仁,就是反叛了又如何。”
说道这,温博文两眼猩红,想到这几个月遭受的非人折磨,心里就平静不下来。
有了温博文这对理县事物的熟手帮忙,关心很快就把理县给控制在了自己手上,理县是一个小地方,人口比不上隔壁的宝城,但它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封闭,落后,外面的人一时注意不到它,有可喘息之机。
外面的几个陈国皇帝你打我,我打你,抢占地盘的时候,理县却在趁机收购流民,按照关心设计计划发展起来。
六年,不,还不到六年,陈国的皇帝在这期间互相残杀,最后只剩下了最正统的那个,其他都死在了这场皇权争斗里,可还没有等李泰高兴几个月,就发现吴国已经兵临城下,李泰及万家人全部被捕。
又四年,吴国皇帝赵仪派兵一面北击匈奴,一面收拾陈国地方残余势力,整顿全国内务,恢复生机。
开始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却在一个叫理县的小地方绊住了手脚。
“怎么回事。”早朝上,赵仪坐在皇位上询问着下面官员。
“启禀陛下,我们派去理县求招安的人已经发消息回来。”
“理县的县令叫温博文,在理县经营不下二十年,他说理县可以以县城的名义融入我国,但他要自治权利。”
“自治?”
“就是理县的官员财政军队等权利全部独立,不归朝廷管辖,他们自己选拔任用。”
“我看陈国文献,这理县就是一个人口只有一千户的下县,他们的县令怎么有胆识说这种话,不怕我吴国大军压境。”赵仪不削道。
“陛下,传回来的消息说,陈国文献记录有误,它人口一点也不少,估计又十数万,而且里面的生活和外面一点都不一样。”
“哦,这么一个小小县能挤下那么多人,还有怎么个不同法?”
“从传来来的信件上说,人可以骑在两个轮子上自己往前跑不要人力,整个县城的地面全都铺上了没有缝隙的石板,下雨天根本就踩不到湿泥,现在外面世面上的肥皂、香皂、火柴、透明镜,食用的素油,卫生纸,蜡烛等等东西。”
说道这,那官员指着大殿上立在墙边的摆钟道,“还有这叫钟的物件都是出产自理县。”
听到这人的话,大殿顿时议论开了,这些东西大可是从十几年前就进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很多都不便宜。
那这样的话,这十几年下来理县得赚了他们多少钱?
“而且他们有一种叫电的东西当灯,把理县夜晚照的如白昼。”
“我们派去的人也说过吴国大军压境进,可那温博文很不以为然,只说这么做的后果是吴国换一个皇帝或者换一个国名,吃亏的不是他们。”
“嘶,这温博文好大的口气,他区区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敢如此大放厥词,不知道我们陛下可是一统天下,把匈奴都击跑了的天子骄子。”
赵仪听到这转述的话也是很生气,不过他可不是陈国皇帝,独断专行,他决定还是要继续了解理县在做后面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