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791)
曾文艳的5%退休金就这么失之交臂了。
*
唐书记就对陈文强说:“下一个吧。”
不想陈文强却说:“还有几分钟就午休了,我怕逐项讨论下一个的时间不够。我想还是刚才的提议, 大家看是不是有可能,院办把李敏的这个自我比对的空白表格发下去, 让每个申请人自己填好报表,能不能过初审他们心里也都明白了。只要秦处长和章主任按照标准复核就可以了。”
“要是有人在这里作假了呢?”章主任问。
陈文强不屑地说:“你们复核过的这个自查表, 要贴出去做全院公示的。万一有谁作假了, 不用评审委员会刻意再花时间去复核,群众就会举报到你那里的。咱们只看专业论文刊登的省级期刊是否符合规定 专业技能考核够不够就可以了。”
绕来绕去的陈文强就是坚持要走公示这条路。
“个人填表二 三天足够了,你们审核可以一周甚至十天,然后公示三天, 9月中旬完全可以做完这项工作。事半功倍的有什么不好。而且这个申报资格表贴出去, 也能激励初级职称的年轻人努力。”
在众人的期盼目光中, 舒院长开口说话了。
“上午先这样吧, 下午咱们继续讨论。”
*
下午陈文强借口科里有事儿没去参加院务会。
兴冲冲地回去找李主任。
李主任刚指挥覃璋和杨宇带着实习生布置出来一间主任办公室。就在大夫办公室的对面 由一间大病室改造而成的,不仅将更衣柜搬了进来,还在更衣柜的后面放了一张床。
吕青积极支持,反正胸外科目前没多少住院患者,北面的房间冬天也没有患者愿意住。她让卫生员给铺了全新的被褥和床单,还打趣说:“要是早半年有这个环境,石主任都不必在单身宿舍挤了。”
石主任笑呵呵说护士长说的对。但他心里明白与杨大夫合住的这小半年,对自己融到省医帮助不大 但是已经借由杨大夫与罗主任等人建立了一个新的圈子。
这是由正当年的几个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组成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里的成员,前几天到石主任家里给他燎锅底,他们谈论的话题除了关注今年的晋职称之事,就是如何继续招收研究生了。
石主任就肩负了敦促陈文强赶紧把这事儿办成的重任。
*
陈文强扫视了一圈略显得空荡的主任办公室,觉得李主任和石主任有这间办公室挺好的。虽开门开窗 略转头就能看到对面的小大夫和实习学生,但隔了一个走廊还是感觉方便了很多。
对李主任不耐烦地抱怨:“那些人我是不想和他们来回地拉锯。又不是什么不可见人的事情,偏偏还左一年右一年地坚持搞什么不记名投票。”
李主任的看法与陈文强出奇地一致,但他谨记着梁主任的提醒,不能纵容陈文强直来直去地在院办得罪人。于是他就劝道:“那些人是怕得罪人呗。”
石主任在一边假装没听见,这是劝人吗?这纯粹是火上浇油。等陈文强又抱怨了一大通 再没有什么新词了之后,石主任开口劝他了。
“陈院长,他们那些人这辈子也就是那样了,可你这样会影响健康的。那个,我问一下啊,小李过了初审没有?”
“过了。”陈文强很高兴,这次参加评审的两个目的都达到了。
“那你就达成这次参与评审的目的了,剩下的随他们去吧。噢,对了,咱们这周的手术安排还没给手术室呢。”石主任费心地转移话题。
提起手术安排,陈文强立即就恢复了精神头。
“老李,我这面大概是有两到三台手术,我准备隔天一台。你俩呢?”
李主任犹豫一下说:“我和老石的计划跟你一样。我们要不要错开时间?不然科里没人看家可不行。”
陈文强这才意识到与楼下分开的坏处。
“那就错开了,明天你们先开台,我们去接台或者后天再做手术都可以。周五做两台也行的。”说着话他还不忘安慰李主任:“等年底送出去进修胸外的人回来,多个人就好了。”
“我们胸科这面多个人了,你那边加不加人?”
陈文强立即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我和老梁说过了,现在手术量不大,我和小李俩人刚刚好。以后遇到合适的人再说。”
李主任深知陈文强那挑剔的毛病,便放下了这个话题,转而说起傅院长老伴儿来找自己的事儿。
陈文强却摇摇头不让他说。
对面的石主任写了手术通知单问陈文强:“陈院长,你是接台还是后天?哪个患者?”
“我去找小李问问。看她是怎么安排的。”
李主任和石主任都笑着摇头,这陈文强快成甩手掌柜了。但李主任决定找个时间劝导陈文强,不能放松临床工作。就他那不是走官场的性格,没有技术做底蕴都是瞎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