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654)
而肿瘤内纵横交错 充盈的血管,犹如一根根细细的红线,混杂在透明的水样物质间。
“哈巴狗。”李敏伸手将针状剥离子摊在手心,徐丽取走剥离子,将哈巴狗放在她手心。
“再来。再来。再来……再来一个。”
李敏将与血管瘤联系的动静脉血管全部用哈巴狗阻断。
“鳄嘴剪刀。”徐丽将手里准备好的剪刀拍到李敏摊开的掌心。
“断了?”李敏问陈文强。
陈文强伸手换了两个杯状镊子,轻轻地钳夹住那层透明的血管瘤外膜,然后果断地说:“断。”
李敏剪断肿瘤的供给血管,她一手扶稳几个“哈巴狗”,另一手将剪刀摊在手心里伸给徐丽,嘴里要“纱布。准备银夹。”
陈文强轻手轻脚将那团完全离断的 颤巍巍的果冻团,从脑组织中提起来,李敏立即把手里的纱布垫在下面兜住。她太怕从术野到病历盆这十几公分的距离里,血管瘤的这层包膜吃不住本身的重量和哈巴狗的重力坠积破裂了。
她轻轻地托着血管瘤的底部,跟着陈文强的手而移动,终于将宝贝的血管瘤放到徐丽递过来的病理盆里。
她和陈文强都不由地长出一口气。
跟他俩一样屏住呼吸的手术室众人,也跟着长吁了一口气。
冯姐接过装着那团乒乓球大小肿瘤的病理盆,夸张地说:“哎呀,我怎么没觉得有什么份量啊。”
李主任在陈文强和李敏身后赞道:“好。这手术做的好,小李以后可以做示教教学了。”
*
“李大夫,银夹。”徐丽提醒耸肩的李敏。
陈文强活动两下肩膀,伸手扶住哈巴狗,方便李敏上银夹。
干干净净的术野,剩下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空窝。被压迫已久的脑组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地向这个空窝充盈过来。
“不用等出院,他这块儿就会恢复没生血管瘤时的状态了。出院前记得给他拍脑CT做前后对照。”陈文强用手指头虚指着那些细如毫发的血管和神经道:“如果没有显微镜 或者咱们把这些血管离断了,这手术能省一个半小时,但对患者的损伤可就难以估量了。”
李敏点头称是:“那么做可能会导致这一块的脑细胞出现缺血。冯姐,帮我取下显微镜。”
巡台护士冯姐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儿走过来,将李敏和陈文强头上的显微镜取走。
陈文强接着说:“大脑皮层还有很多地方没确定具体的功能区,但这个矢状窦区域的脑膜瘤会导致癫痫是有不少病例报导的。”
“这个患者以头疼为首发症状,但我细问他媳妇说他曾经有头疼剧烈导致少量尿失禁的事儿。上次我和你说过的。老师,你说他会不会头疼持续一定时间后 也会出现癫痫症状?”
“很有很能。他出现症状后也拖了两年多,要是早点做个脑CT检查,肿瘤不会长这么大。”
“陈院长,是不是1厘米的脑肿瘤CT就能看到?”
“是。个别不足1厘米的肿瘤,有临床症状支持,可做CT加强。但现在有了MRI,半厘米大小的也能扫描出来。尤其是这种血管瘤。”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血管瘤。比既往的纤维瘤难太多了。”
“小李今天的手术做的好。老陈,我看就是你做也就这样了。”李主任插话。
“换那个神经外科的大拿过来做,最好也就是做到这样了。”陈文强很满意。
李敏有些害羞地转移话题:“老师,还是双筒的目镜好吧。不仅是好判断距离,也不像单筒目镜那样,总觉得视野受限。”
“以前没双筒目镜,有个单筒的都已经很满足了。”
手术到现在可以算是结束了。李敏站了几个小时,这时候坐在刘主任让出来的皮质圆凳子上,不停地耸动肩膀,小幅度地左右晃动腰背部。她在等器械护士把显微器械托盘移走,换回普通神经外科的器械。
徐丽的动作很慢很谨慎了,但是陈文强巴巴地走过去,站在她对面不停地叮嘱她:“慢点儿,慢点儿。我那一个管刀都要100多美元呢,这一盘子可几千美元,千万别给我摔了。”
“还放引流吗?”李敏带着王大力关颅。
术野太干净了,看不到任何出血,她不想放置引流管了。等把骨窗用骨蜡处理好,李敏向坐在一边的陈文强征求意见。
“血压多少?”陈文强问刘主任。
“126/80。和术前的基础血压一样。”
“那就不放了。”陈文强决心赌一赌。
李主任在他俩身后想说点儿什么,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开口。
*
后面的硬脑膜缝合就简单了。颅骨开窗也不算大,不放置胶管引流,在做了骨板止血后,李敏将颅板立即回纳固定。这是做熟套的工作。而实习生王大力也终于捞到几次打结 和全部的剪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