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340)
前天腹痛加剧,昨天早晨有呕吐,区医院动员他做阑尾切除术,他不肯在区医院手术。下午急诊过来的。查体的体征并不支持阑尾炎的诊断。手术前我怀疑他不是阑尾炎,所以给患者家属交代的是做剖腹探查。”
“阑尾有事儿吗?”
“没有。光溜溜的很正常。幸好没按阑尾炎做术前交代。”
李主任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说:“不管怎么说还是先做个肠系膜上动脉的造影吧。如果真的是肿瘤,加强也有助于显影。”
“你也倾向与肿瘤?”
“排除法。找不到原因的梗阻,只能一项项地逐一排出了。”
“对了,他昨天早晨的呕吐物,说起这个我就上火,那患者对着自家马桶吐的,边吐边冲水。吐的是什么,居然告诉我不知道。”
梁主任说道这里,愤愤地将手里的烟头按熄在烟灰盅里。
呕吐的性状 颜色 味道,对判断具体引起梗阻的部位是非常有帮助的,甚至对判断引起梗阻的原因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陈文强同情地看着他,安慰他说:“一会儿等他们那组查房回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吧。小李,跟我先去看看儿科那俩孩子。”
李主任拦住他说:“等会儿去吧。我看他们那组也没什么患者,应该很快回来。”
“我赌一条烟,我从儿科回来他们也未必回来。”
“不要老皇历看人。没了小李在那组,他提问谁?胰腺癌和刚才肠梗阻那个,他能问出什么来?”
“前晚收的那个异物癖,还有之前的那个骨肉瘤,这俩就够。”
李敏看李主任不再拦着了,立即收起钢笔跟陈文强走。
*
“小李,我听说你和穆杰昨天去逛街了?还买了不少东西?”陈文强笑眯眯地问。
李敏吃惊地看着陈文强,跟着就红了脸。“院长你听谁说的?”
“咱们医院认识你的人,比你能认得的多多了。你就说你有没有吧?”
李敏带着羞涩地点头承认:“是啊。”然后态度明朗地补充了一句:“今儿下午还去。”
“你准备以后随军?”
“不。”李敏立即晃着脑袋否认。“他很快就会调回省城了。”
“要是调不回来呢?你记得妇科刘主任吧?她一个人带俩孩子可辛苦了。”
李敏迟疑了一下还是认真地回答道:“再过三年我爸爸妈妈就都退休了。不怕地。”
“你父母亲同意了?”
“还没有和他们说呢。”
“你最好先征求下父母的意见。”陈文强语重心长地说。
“是。”
*
儿科监护室里有四个患儿,李敏换了白大衣,跟在陈文强的后面进去。发现脑膜瘤术后的小女孩恢复的很好,一天多不见,就觉得她脸上的肉多了起来。
陈文强低头把自己的左右食指伸到小姑娘面前,小姑娘拽住他的两根手指想坐起来,坐到一半又倒了回去。边上的护士伸手接住她。
“今天早晨就想坐起来了。”
“嗯。恢复得挺快的。能坐就让她坐,免得躺久了出现肺炎什么。还是要常给她叩背。”
“是。”
对光反射正常,肌张力也接近正常,视线能跟随陈文强手里的博浪鼓移动。
“这孩子好好看着,多费点儿心。要是没什么事儿,节后就可以移出去了。”陈文强交代护士。
“放心吧,院长,我们都小心仔细着呢。”
脑挫裂伤的那个新生儿,胸前贴着电极片,侧躺在玻璃罩的保温箱里。头发被剃得干干净净的,药液正通过头皮针缓慢地滴入体内,边上的心电监护在闪烁着。陈文强走过去,明显地叹息了一声,隔着玻璃罩看看孩子,伸手检查瞳孔对光反射。
“这孩子有什么变化吗?”
“没什么变化。不过夜里哭了几声,梁主任过来调整了医嘱。”
“能哭出来了?”
监护室的护士把医嘱本递给陈文强看。
“唔,就按梁主任的来吧。这也是个小可怜儿,你们多注意点儿。这怎么又多了一个?”
“是产科今早送过来的。和那个一样是早产儿。不过这个是7个月顺产的,刚到4斤半。”
李敏走过去看看年蔻的儿子。小家伙把拳头塞手里咂得滋滋有声。
“这睡着还吃啊?”
“这是又饿了。这孩子以后肯定长的好,吃了睡睡了吃的,一点儿也不闹人。”护士走过来看了一眼,然后从一边的保温箱里拿出一个标记3号的奶瓶,里面有30毫升的奶液。奶嘴刚碰到他的唇边,他立即就撤了拳头,换了吮吸的目标。
“这孩子是嘴壮,以后肯定长的结实。”陈文强接过奶瓶扶着,眼里都是对小家伙的怜爱。“这是那个母亲做了阑尾切除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