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1575)
这中间,外科手术就不仅是翻番了。外科的床位原来不到200张,现在是420多张,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
听着的三个人都点头,等着他往下说但是。
“同时临床风险 也就是意外的发生率也在逼近我们。我举个例子,剖宫产的死亡率和阑尾炎差不多,目前有统计数据显示超3%,但咱们省院是多少?不到3%。
三级以上手术的死亡率 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在三级甲等医院,基本是5%到10%。咱们又是多少?基本就是在这个幅度内。想压到5%以下,那是异想天开。不超过上限,或者临床大夫的每一步 都竭尽全力地做到他们能做到的,就不能再抱有‘息事宁人’的想法。”
唐书记就说:“咱们总要提要医疗和护理的质量,减少死亡率的。”
“这个死亡率,不是我们提高技术就能降低的。一级乙等医院,可能一年都不死一个人。二甲医院的手术室,可能患者都能顺利下台。咱们是三甲医院汇集了一级 二级医院不接的危重患者,咱们又不是神仙,肯定不可能各个都能治好救活的。”
“我的意思是说咱们应该高标准 严要求自己。像京城的技术更好的医院看齐。”
陈文强冷笑:“京城那几家超级医院,那是全国的危重病历汇集的地方,死亡率50%以上呢。那根本就不是技术高 就能降低死亡率的事儿。”
秦处长咬着嘴唇没说话。
*
陈文强闭下眼睛,再睁开就盯住唐书记说:“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一年做不到十例开颅手术,到现在每周4台以上的手术量。至今手术台上没死人 没出事,是好!但是我的精神快绷到极限了。
人怎么可能不出错?
现在的每一例手术,术前我都和小李反复核对,斟酌来考虑去的,如果这样充分准备了 还出事儿了,患者家属不依不饶地找□□ 要做医疗事故鉴定,我看以后我封刀的可能性更大。”
“那你的意思呢?”秦处长适时插话。
“普外老梁和老卞都是副主任医师,俩人普外科的技术水平在咱们省也是数得着的,他俩在省院也是首屈一指的翘楚。他俩如果封刀不做手术了,损失的是我们省院。那个什么要梁主任出两万块钱的赔偿,说是意思 意思的主意,我艹,那是人出的主意吗?”
陈文强激动。
“老梁一年挣多少钱?他一年至少要做百例以上的三级手术,就按阑尾炎3%的概率算,他全年收入也不够意思的。”
唐书记双手叠放在并拢的膝盖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笑着打破了等她说话的 凝重的气氛。
“幸好咱们普外科整年都没有10%。秦处长,我没记错这个数据吧?舒院长,陈院长,你们要理解我对省院荣誉的看重。”
得到俩人点头后,她继续说下去:“要承认陈院长说的有道理,咱们这些大夫够小心的。别的行业都允许犯错误,都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咱们这儿是凡人 不是神仙,怎么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
舒院长点头:“唐书记,你想通就不用我劝你了。但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唐书记沉重地点点头,表态:“虽然涉及患者满意度的评比。但是咱们也不能因此寒了临床大夫的心。该支持他们的时候,咱们不能后退。”
唐书记说完话看向秦处长。
秦处长就说:“我努力去做说服工作吧。”
唐书记宁可放弃先进了,都不去顶陈文强,自己为谁要跟陈文强顶牛啊!
*
此事就算告一段落了,秦处长合上自己的工作笔记说:“舒院长 唐书记 陈院长,这事儿我会认真处理的,争取能够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你设想的是什么结果?”
秦处长叹口气说:“让老向想办法去安排工作了。除此,那家是不会后退的。我昨晚和向主任去了死者的家里,说家徒四壁夸张了,但也确实挺紧吧的。死者媳妇说8000块的住院押金已经把家淘空了。两个孩子待业的……”
舒院长等了一会儿见唐书记不说话,就说:“老秦,不然就把他们安排去分院的建筑工程队。苦点儿 累点儿,但有一份工资,基本生活能保证。”
“那是临时工啊。”
“现在哪单位招人都要考试。还是那句话,在咱们省院每年都要死不少人,要是咱们医院没过错,也要提供两个工作岗位,这几十年下来,可要比我们在职职工人数都多了。”
秦处长明白舒院长的底线了。他站起来说了一句:“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
等秦处长走了,陈文强就问:“费院长呢?”他很奇怪费院长怎么能不来参加这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