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1471)
小姜见李敏坚持,就说:“那你别后悔啊。不过你要快点儿回来。石主任他们下台去吃饭了,杨大夫他们也去吃饭了,科里现在唱空城计呢。”
“郑大夫呢?他是住院总,他应该在啊。”
“他上了杨大夫那边的手术,自然也要出去吃饭了。你当谁都跟你一样,家里有人给做饭送饭啊。”
小姜这人说话一向是喜欢这么夹枪带棒的,但你不能否认她的出发点是为你好。科里这么多术后的,显然是得有人在科里看家才安全了。
“那我就等他们回来了,再去吧。”
吃饭的人没回来,李敏就走不开,然后她突然间发现没了主任办公室,自己没地方去了。不写病历坐在大夫办公室里发傻吗?自己想看看书,书也都在主任办公室放着呢。
李敏不愿意留在办公室里跟小姜闲聊,想想便没事儿找事地想把十一楼的患者查一圈。没查几个房间呢,小姜从护士办公室里探头出来喊她。
“李大夫,陈院长电话。”
“嗯。”李敏加快几步,进了护士办公室听电话。
“小李,三点半全体外科大夫在十二楼护士办公室开会。”
“急诊那边要参加吗?”
“门诊和急诊留值班的,其他人都要参加。”
“嗯,我这就通知下去。”
*
只有不到十五分钟就开会了,李敏赶紧按距离的远近,先往四海酒家打电话,让吃饭的那些人赶紧回来,陈院长要开会啦。接着她又往急诊科 骨科 普外科打电话,告诉责任护士陈院长的决定。
看看时间,她又打去普外科主任办公室。
因为她猜测会议内容会与普外科今天死在手术台的那例肝癌有关。因为陈文强是雷厉风行的性子,他没有把事情拖延下去的习惯。
普外接电话的是谢逊。
“师兄,陈院长让三点半开会。你们科上午的那例肝癌……”
“嗯,我知道的。我这就过去十二楼,你等我一下。”
李敏放下电话跟小姜交代一声就往十二楼去,在护士办公室的门口,等到了谢逊。
“师兄。”
谢逊的手里拿着病历和牛皮纸袋。谢逊把牛皮纸袋递给李敏:“这是今天那患者的CT MR片子,你先看看。”
李敏接过袋子,一边往大夫办公室走一边问:“梁主任呢?这手术都谁上了?”
里间办公室没有人。李敏把片子插上,按亮阅片器,也没等到谢逊的回答。她忍不住狐疑地回头看,却见谢逊满脸便秘的表情。
“怎么了”
“这是卞主任的患者。手术是梁主任和他各带了一个去年分来的大学生上的。”
“那没问题啊。”李敏不理解谢逊怎么是那么个神情。
梁主任和卞主任俩人都是副主任医师。尤其梁主任,最近一年来,他把注意力放在肝癌根治术上。李敏把注意力放回到片子上,快速浏览一遍后,她开始觉得牙疼。肝硬化的结节和肝癌结节混杂,这手术怎么做?
“发现问题了吧?”谢逊问李敏。
“我觉得这些结节,”李敏用手指点着CT片子。“尤其是这些的小点点,即便做了增强,看片子上的信息,CT片子上,早期强化处于模糊状态;MRI上,肝癌结节应该是T1WI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而在T2WI加权像上表现为稍高信号。这些没问题。但这几个,这些,增强后的表现却相反。那么是再生结节还是肝不典型增生结节?要是有患者去年 前年 甚至再早一点的片子就好了。”
不奢求MR的,单CT的都可以比对一下啊。
李敏看看结伴进来的陈文强和梁主任,她从来没见过脸色这么不好的梁主任,就下意识地闭了嘴,但想寻求答案的眼神落在梁主任的脸上。
普外的卞主任和许主任在他俩之后进来了。梁主任却闭着嘴巴不吭声,他将目光看向卞主任。
李敏想起刚才谢逊说的这患者是卞主任的。
可是自己在二月份,把省院最近几年的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病历进行综合分析后,回顾性地分析肝硬化合并小肝癌 再生结节(RN)及肝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CT MRI表现,结果是磁共振MRI平扫加动态增强能对大多数RN DN和小肝癌结节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
注意:是大多数。
也就是说,MRI检查癌结节虽在T1WI多为稍低或等信号。但偶有稍高信号。这个偶有,很不幸地有统计学意义。或者是自己总结的病例数不够多吧。
陈文强伴着脸说:“小李,把你刚才要说的话说完。”
李敏先把自己上个月写的综述(已经得到通知录用的文章)结果报出来,最后说:“我是觉得吧,从这几张片子,我倾向与这个患者属于‘偶有’里的特殊类型。我不知道这患者的甲胎蛋白等化验室检查的结果,但是仅从这几张片子,我是没法确定这些是肝硬化的结节还是肝癌的肝癌结节。不全部切掉,以后可能会从这里复发。如果切干净了,残余的肝脏组织不足一半,术后很可能是肝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