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1469)
后者降低了护理的难度等,但是侧方手术由于肩部的阻拦,也增加了到达术野的距离。考虑到孩子小,肩膀宽度等,最后还是选择了侧俯卧位。
李敏给麻醉后的患儿摆体位。她在马大夫帮忙抱住患儿的情况下,将患儿的整个身体“轴”式侧俯卧,同时让患儿的下颌尽量靠近锁骨窝。
固定好头部和身体的位置后,李敏请陈文强检查。
“老师,你看看这样可以了吗?”
“唔,可以。划线吧。”
李敏接过冯姐递过来的龙胆紫棉签,从前囟点开始,沿着正中向后画到颈椎C7,在枕外隆突上1cm打了一个×,然后从C7逆行向上摸到C4的位置,再打了第二个×。
两个×之间就是这次手术的切口。
陈文强检查后确认无误,说:“刷手吧。”
手术开始了,陈文强刷手后穿好手术袍,抄手看着李敏带着马大夫去做。
……
从术前画线的两×之间切开,分开皮下组织后,李敏顺利地找到了“白线”——项韧带。这是颈部肌肉附着的双层致密弹性纤维隔膜,内里有少量的血管穿行。切开“白线”到达颅骨,分离骨膜后,暴露手术需要的 至关重要的几个骨性标志:
枕外粗隆 上项线 下项线 枕骨大孔后缘 寰枕关节 寰椎后弓等。
“慢一点儿。”陈文强提醒李敏。
“是。”
李敏放慢速度,按照预定的手术方式,取下骨瓣后,要切开硬脑膜了,陈文强才上场了。但他也没接过术者的位置,他让李敏继续做。
“Y”形切开硬脑膜,暴露小脑左右半球 枕大池,打开枕大池,清理小脑表面蛛网膜。李敏一边做,陈文强一边给实习生讲解。间或陈文强也会问李敏,比如现在:“你钳子下面的是什么血管?”
“小脑后下动脉。”
“小拉钩。”李敏要了拉钩,塞给陈文强和马大夫一人一个。“把扁桃体拉开。”
这个扁桃体是小脑扁桃体,而不是喉部的那个。(笑)
李敏一步步稳定地向前操作。这就好像是从省院下班回家一样。认识路,可以很顺利地从17层大楼的东侧门出楼,穿过省院的东大门,过一条小马路,就到了宿舍区。
现在李敏熟门熟路地把下髓帆切开,就将第四脑室及其底部暴露出来了。切开小脑下蚓部,肿瘤暴露出来。
——灰红色的一团 看起来与鹌鹑蛋相仿。但很不幸地,这一团肿瘤组织与四脑室底部室管膜有粘连。
术前看片子就怀疑手术将要在这里遇到麻烦的,果然如此。
尽管术前李敏考虑到可能会错过午饭,但是鉴于肿瘤粘附紧密,她和陈文强交替做术者,也用了三四个小时,才将其终于彻底地剥离下来。
……
“行了,小李,你下去休息吧。”
“好。”李敏也感觉累了。她离开手术台,就坐到麻醉刘主任的凳子上。
“还行吗?”刘主任关切地问她。
李敏点点头:“还行。”
“老柴昨天下班就去看穆杰,回来说他睡得可香了,好像几天几夜没睡似的。是不是啊?”
“他前晚在火车上一夜没睡。”
“噢,那就难怪了。他那脚没事儿吧?”
“昨天陈院长 梁主任,还有向主任 王主任会诊了,说现在看着没什么。就好好养着了。”
“你说他遇到的这事儿。唉,看着了不管不行,这要是落下什么残疾了可怎么办?”
“是啊。”李敏现在最烦听见落下残疾这几个字。“师姐,我饿了,我回去家吃饭去了。”
“好,那你赶紧走吧。”
*
李敏出了手术室,就见手术室和电梯的空间,还有不少家属在等候呢。她刚想穿过那些家属去按电梯,就有人挡住了她的去路。
“李主任,我儿子怎么样了?”
是患儿的父母亲。
“肿瘤已经完整切下来了,很快就能出来了。刚才不是让你们家属去送病理了吗?”
“那我家孩子什么时候能出来?”
“很快的。一会儿就能出来了。”
“手术好做吗?”患儿的亲属们都围了过来。
“非常不好做。肿瘤与周围粘连的紧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久了。那个你们让让,我回去有事儿呢。”
路让开了,患儿的妈妈跟在李敏身边说:“李主任,等会儿一起去吃饭吧。”
“谢谢啦,我还有别的安排。”
“那你中午也得吃饭啊。都这个点了。陈院长他们马上就出来了,就大家一起去呗。”
李敏按下电梯,她始终笑着对患儿妈妈轻轻摇头拒绝。患儿妈妈一直看着李敏进了电梯,看着电梯下去了,才没奈何地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