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口是心非+番外(59)
“媛媛心意已决, 希望赵伯伯能成全媛媛。”熙宁抿唇, 跪在了赵辞的身边,带了哭腔。
这时,有一小兵前来通传, 跪在了门外, 说道:“侯爷, 京中来了信,要请大长公主回朝!”
赵辞用那厚实的大手摸了摸熙宁的脑袋,说道:“我定然将叛徒抓回,到时候殿下便可以随意处置, 你来此地皇上又怎会不知晓, 再者说来, 你表哥还在京中。”
熙宁未能想这么多,带着满腔的疑惑怨恨来到明州,才发现自己是处处受制于人,大齐是皇上的,大齐的百姓也是皇上的, 她也是。
熙宁走上了马车,确认无人监视自己之后掏出了方才顺走的纸笔,写下了书信,再抽出了腰间佩刀砍了一截头发下来,夹在了纸中,从窗外跳出了马车。
夜晚行至最近的驿站之时,车夫下马去寻公主的时候才发现车厢里空空如也,只有两封书信留存着,一张上面写着,若想活命便好好保管,另一张写着,侄侄亲启。
至多不过两日,便从朝廷传来了消息,令熙宁为副帅,协助主帅宣平侯稳定边境战乱。
*
熙宁早时便发现了两军排兵布阵之间有奇异之处,分明是交战之时两军士气却并不高涨,午时商量兵法对策之时,熙宁才知晓了原因。
“楚地虽对我朝觊觎许久,可两地往来通商繁荣,何故让我军先行挑衅?”
熙宁挑眉,问道:“不是南楚先发难吗?”
赵辞皱眉,自己远在边境,知晓事情也并不很多,解释道:“几日之前常有楚城居民在夜半时分出城越过两地交界线处,我军只是稍加提醒,却未想到过几日后人数渐渐变多,混杂在其中的人马尚且不知,将此情报上报朝廷之后,收到的便是攻击的命令。”
熙宁越听越糊涂,半天理不清楚其中的枝交错结,问道:“那宋衍一事又如何说来?”
“您未来时战况还算激烈,宋……他来此地说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与南楚议和……”赵辞苦笑了一番,继续说道:“莫说殿下了,就连本侯也不清楚其中缘由。”
熙宁想起来自己清晨曾去率兵挑衅,却没受到搭理,灰溜溜地跑了回来,用手摸了摸沙盘,将心中的想法全部道出:“南楚根本不想战。”
“其中是否有他从中周旋也无可查证,只是他随行军报上却写了叛国投敌,本侯也是……十分不解。”
只是这一场对话,突然牵扯进来了许多人物,一个一个谜团裹在了一起。
熙宁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太够用了,不想打仗那为何开战?到底是叛国还是出任使节?熙宁觉得自己的胸口有些喘不过气。
她要见到宋衍,自己得亲自问他,裕慈不会告诉她真相的。
“本宫问你们,可知道他在哪?这就在这楚城之内?”
“探子报过,应该就在城内。”赵辞拉住了熙宁,说道:“别做傻事。”
*
边境都是小城,虽相隔近可作物一类种植并不相同,两地互市已经多年,大战是朝廷的事,过日子是百姓的事,隔三岔五小打小闹一次,两地买卖不能停下。
熙宁出行并未带来随身亲信,可是既然有了这想法,熙宁便一定要办到,一心想着探查清楚真相,只随意挑捡了几个相貌不佳的,又往自己的脸上糊了几层黄土,找人伪造了文书,扮作了农家人去了楚城中。
熙宁寻了一处地方命令部下放下了板车,低着头做着摆摊的动作,耳朵却竖得老高,听着市坊言论。
“你说这仗是打还是不打啦?”
“不晓得哦,咱们现在不是还是不让开夜市吗?”
“是哦,亏大了,也不晓得怎么想的,一家老小要养活,没事打什么仗啊。”
“那大人不是说了吗,咱们马上就又可以过回原来的日子啦!”
“算话嘛?”
“朝廷大官呢,说话能有假嘛,我跟你们说,我那天就去听了听,一看就是读过书和咱们这群鸟蛋子不同的,差点儿我都没听懂!”
“你们在这叽叽咕咕什么呢,好好卖你们的东西,不要嚼舌根子!”巡城的士兵看到这边人头都聚集着急忙跑过来阻止。
那官兵一来,那些个说话的人便都安静了下来,熙宁在想打探消息却是不能了。
黄昏时,开城门,居住在郊野的人和齐国人一律出城,夜晚在街上游荡的人便要入牢受刑权当奸细处置。
熙宁一行人已经走到了城门。
只知道宋衍现在应当在此处,却无法得知他的去向,自己更是不能留在这里,好不苦恼,却看着城门口突然有一阵熙攘。
“殿下。”随性的人悄悄提醒道,“要到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