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春色(90)
可是荣光都是搏出来的。
他也想一搏。
至少,不能落于崔氏之下。
清河·崔氏
崔演停灵七日,明日便要下葬到祖坟之中。
崔奉这些日子来日日守在灵堂前,饭食少用,几乎形销骨立。
容璟不让絮絮到灵前长久守着,每日只抽一点时间带着絮絮到灵前跪拜。
起灵了。
这是最后一次送别哥哥,只是大约也有些近乡情怯这样复杂的感情在里头,絮絮反倒不太敢去瞧一瞧,送一送,总想着,只要不送别,便没有真正的离别,那么哥哥就还在他身边。
阿蒙作为哥哥名义上的儿子,尽了一个儿子所有该做的责任。
絮絮离去之前,他还有些稚嫩,此番再瞧见时,却已有了些大人的雏形在里头。
先是亲娘抛弃,再是养父离世,他的好时光,似乎从来都只有那么一点。
可是絮絮的本意是希望他能拥有无尽的好日子的。
他在拐角处,远远瞧见了她,冷漠的,不含一丝温情的眸子,只看了她一眼,便决然离去。
絮絮握紧了拳头,却说不出一句责备的话来。
他该的,该这么对她的。
终归是,她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前来吊唁的大人们都说他很懂事,往后可继承崔氏的荣耀,絮絮也很欣慰。
阿蒙认不认自己又有什么重要的呢,重要的是,他过的好,过的很好,这便足够了。
午后
容璟百无聊赖,正遇见崔氏的那个孩子。
兰音同薛辞的孩子。
三四岁的孩子,已很有了些薛家人的雏形,那双水光潋滟的桃花眼,不笑时冰冰冷冷的,很有当年薛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风范。
而絮絮却是娇憨的杏眼。
崔氏又怎能生出这样风骨冷傲的桃花眼男孩呢。
不过是絮絮在自欺欺人罢了。
“你要去送灵吗?”容璟问他,这些日子里,这孩子忙得脚不沾地,睡觉也没睡几个时辰,这会要送灵的时候却不知为何出现在此处。
阿蒙点点头:“回陛下,小人正要去。”
他手中藏了些什么,背在身后,倒引起了容璟的注意,自然,容璟也是这么问他的:“你背后藏的什么?”
阿蒙似乎见事情败露,便也不藏着着了,索性大方道:“爹爹喜欢吃芳菲斋的酥糖,我差人买了些,想塞些给他。”
也不枉费崔演对他的好。
容璟笑了笑,本想摸摸他的头,可一想起这是兰音同薛辞的孩子,便瞬间偃旗息鼓下来,手尴尬地举到一半又收了回去,口中道:“你很孝顺。”
“小少爷,老爷正到处寻你呢,快跟我走吧,再晚大公子就要出殡了,你还要捧着灵位呢!”崔演名下就这么一个孩子,这些事自然也只有他能干。
不过......从某种方面来说,外甥也确实可以充作舅舅的儿子。
到底,也算是一家人,总比外头没有血缘关系,临时收养得好。
阿蒙走时深深瞧了他一眼,不知心中想的什么,没的叫容璟浑身不自在。
他好像透过他,瞧见了些旁的什么。
可具体是什么,却难以说的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抱歉,多更了一点
第44章 故人
清河崔氏举丧, 满长街的哀戚。
庭院深深,叶落几何?
“贵妃不去送一程崔兄?”却是薛知,御花园中, 曾匆匆会过一面。
絮絮仰头,眯了眯眼睛:“今日再见, 倒没有再沾了满身泥泞了。”那日御园相见,正是大雨滂沱, 彼时他们都裙裾脏污,被风雨淋得睁不开眼睛。
今日算是第二回 见。
絮絮擦了擦红肿的眼睛:“薛大人怎么没随他们去?”
哥哥来信,也提过薛知一两嘴, 大致是夸赞他这个人颇有意思,同自己挺合得来的。
薛知回道:“有心便在心里送了,我这人感性, 见不得那场面。”
絮絮从地上站起来, 方才她一个人蹲在那一簇花圃前偷偷哭泣, 又因心中实在伤怀便一直蹲着,这会子醒过神来才恍然发觉自个儿这样子颇是不得体。
“娘娘小心。”
大抵是蹲的时间长了, 猛得这么一站起来, 整个人脑门一阵恍惚, 直愣愣地就要朝前方跌过去,幸好薛知拦了一把,絮絮才没有摔得难看。
只是, 手腕相接处,免不了肌肤触碰。
絮絮如触电般缩回手,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四周:“多谢薛大人,是本宫莽撞了。”
只是脑袋仍然有些发晕,絮絮便扶着旁边的廊柱, 稍稍站定。
薛知比她高上几分,这般全神贯注的瞧着她时,没来由的一股子不适感,絮絮索性转过身去,问道:“陛下不在府中吗?”
“你我宫妃与外臣,不便相见,此处没有绣帘相遮掩,便只能这般说话了。”这是在解释自己为何背过身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