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灯+番外(53)
到了水灯镇的时候,叶蕊轩还是有些吃惊,这个小镇子倒是挺有韵味的。
进了赵宅,赵适康和吴管家早在门口迎接了。
水灯一进门,就看到舅舅,她发现舅舅这些日子似乎老了几岁,但他脸上还是依旧挂着亲切笑容。还有吴管家头发好像比她去上海之前更白了。
明明离开才几个月,她却犹如隔世。
赵适康上前抱住她,“乖,水灯,回来就好了。”他拍了拍水灯的背,似乎察觉小姑娘这段时间好像又长高了些。
水灯瞄了一圈,没见到玉青哥哥,连忙向舅舅问道:“哥哥呢?”
赵适康有些难为地说道:“先进来再说。”
水灯想起身后的叶蕊轩也是,不能让客人干等着,于是吴管家带她进了客房。
赵适康拉着水灯进了书房,他翻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水灯,信封外面写着:父亲大人亲启。
水灯打开一看,是赵玉青的笔迹。
信上写着: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自玉青三岁失怙,与母亲相依为命。家中子女甚多,寡母辛劳,母亲才将玉青过继于您。
六岁入赵家至今,您待玉青如亲生血亲,玉青常感念父亲的养育之恩。
此前从未远行,但实在愧对水灯,已无颜见她,憎己至极。
窃曾以为能顾她一生一世,却不想玉青竟如此无能,见她入火坑,无力搭救,枉为人兄。
玉青不善业商,才遭此祸,拖累手足,恐不能担起赵家产业,辜负父亲期望。
这般无用之人,理应多受些淬励,此次一别,下定决心改变,父亲勿念,珍重。专此布达。
金安。
不孝子赵玉青叩上】
水灯见书信上写的告别之语,赵玉青原来已经离开了。
她问道:“哥哥什么时候走的?”
赵适康无奈地叹了口气,“就前两天,你们前后脚的事情。”
赵玉青去哪里,去干什么,信中一句都没有提。
水灯还是在书信中察觉到了赵玉青自责和愧疚之心,或许这是让他无颜呆在这里的原因。
可是这明明不关玉青的哥哥的事情,她只想和舅舅还有哥哥好好在一起,为什么这点愿望都不能实现呢?
第三十三章
水灯躲在房间不出来,软嫩的小脸上满是泪水。要是赵玉青看到了,定是要好好心疼一番的。
可惜赵玉青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这样走了,这番场景必然是看不到了。
他这样很难不让水灯伤心难受,毕竟水灯相认后回了赵家后,赵玉青是十分疼惜这个妹妹的。两人兄妹情深,此次一别,却不知何时能见。
水灯这个世界上最在乎的就是亲人,娘走了,她就只剩舅舅和哥哥了。千辛万苦才回到赵家,和家人团聚,回来这两年,她就一直很依赖赵玉青,可是这些日子太短暂了,比和娘在一起的日子少的多得多。
这日她犹如掉进了一个漩涡,反复自问:为什么哥哥也要离开呢?
她头靠在床柱上,脸上还凝着泪,回来后她一粒米未进,就呆在房里。
终究是女儿家的闺房,赵适康不敢硬闯,可作为舅舅心里还是很担心的。
便是这会儿,叶蕊轩就来敲门了。
“水灯妹妹,你给叶姐姐打开门吧,多少吃点东西,还真别说,你们这里的菜真是好吃,好不容易给你留了些,不吃就冷了啊,到时候吃起来就没滋没味了。”她贴心地劝道。
水灯听闻是叶蕊轩敲门,回了神,便把书信折好,放进了枕头底下,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泪水,赶紧过来给她开了门。
叶蕊轩将饭菜放在桌上,她转身瞧着这小姑娘水灵灵的眼睛都哭红了,可真真叫人令人心疼啊!
她心想十六七岁的漂亮小姑娘真招人稀罕,哪像戏班里那个丑八怪烂粉桃,同样也是十六七岁,小粉桃模样丑不说,做派骚里骚气,看着就让人觉得矫情。
来苏州这几日终于不用看见那个丑八怪,眼不见心为净。
叶蕊轩也当出来玩一趟,想着这小姑娘这么伤心,就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坐到水灯旁边,便提议道:“水灯,我第一次来你们这儿,明天你带我出去逛逛罢,反正我也留不了多久,行吗?”
水灯想着叶蕊轩辛苦护送自己回家,自己总应该尽尽地主之谊,就答应了。
“好。”
……
翌日。
上海。
林路昨晚被岑沅黑着脸叫去谈话,简直被吓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鬼节已至,他晚上真的不想出门的。
他压低了帽檐,今日特地来找安插的“第二张牌”。
车停在隐蔽处,施飞岚上了林路的车。
只见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女性,穿着干练的职业洋装,头发盘得干净利落,月眉星眼,面容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