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城烟雨(68)
她已经停止喝“离散”了。
※ ※
在霓裳店铺开业即亏损状态时,有一天突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继母黄澜玉。
她早在百货大楼上班了,虽说开始哭着闹着抵制,觉得做个卖衣服的辱没了自己这个上流名家太太的名声,但好歹每月一百多块,真金实银的票子,还是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她的目光。尤其在女儿生产后,她又搬回了公寓,自己和安德也只能搬回以前安家的小楼,两口子经过商量,决定面对现实,选择规规矩矩上班,亲自自食其力为儿子挣学费。
开始上班的路上,还要用纱巾遮住脑袋的,恐怕被人认出来自己是名人。但很快发现,其实电车上普通上班族对她这个半老徐娘是谁根本没兴趣,对她感兴趣的只有记者。但没有新闻点,记者也不来,如果她是安娜的亲妈,估计才有报道的价值吧,题目可以是“戴宗山岳母的惨相”等等 。但继岳母的惨相,效果就差了许多。
黄太太就万分遗憾,原来是自己想多了,没那么受人注目。屈尊到百货大楼上班吧,发现自己除了年龄大,也没受什么优待,同上班的二八年华的小姑娘们爱谈论的都是最新潮的服装、电影、明星和男朋友,没人愿意扒她这个徐娘是谁。
受够冷落的黄太太很快习惯了,自己不是明星,不是上海首富,只是戴宗山的继岳母而已,她不说,别人真不知道。她要说了,别人反而现实地笑话她:继岳母果然不如亲岳母有面子,还得来卖衣服讨生活。于是,她变乖了,反而有事没事与这些小年轻一起谈论上流社会与明星八卦故事来,以融入她们。于是很快发现,上班也挺好的,和这些小姑娘干同样的活,自己可是她们收入的好几倍,没有经理之职,却和经理的收入相差不多。这让她心里很满足,慢慢也就把自己和某大人物的关系放下了。
她是偶然知道安娜开店的,大家都是同行,自然对整条街的风吹草动多看一眼。很快一家还不错的店面易主了,昔日的繁华也落了下去,新来的店主表现出无头苍蝇似的,这么好的位置,展示的衣服连橱窗都填不满,想看看谁这么菜啊?
结果就看到了忙忙道道的安娜。看到继女也鼓捣服装,黄太太这些日子心中的阴霾一下子全消去了,戴宗山的太太都亲自搞服装了,自己在顶级大店里做服务员,又有什么丢人的?尤其隔窗看着安娜皱皱着小脸,莫名就舒心了:看别人吃豆腐牙快,轮到你了,就咬不动!其实就吆喝和自卖自夸上,她肯定还不如自己呢。
黄太太当时穿着她店铺里最花俏最显腰身的旗袍,亮丽得如交际花一样,对迎上来的店员说,自己来看看,给安老板送祝福的。然后就迎面看到安娜过来。
“你怎么过来了?”安娜一脸疲相,倒不怕继母嘲弄自己。
“你开店,我怎么能不过来?以后还要常过来呢。”黄太太看着大多数顾客只在门口探探头,就离开,蜂涌进两边的店铺了,心里舒畅,鼓励继女说,“好好干,开新店,头三脚都难踢,踢开就好了。哪天顾盈门了,挣到钱了,我就过来帮你忙。现在不需要我帮。”
安娜也看着从自己门外走过的行人,就是不进自己的门,叹气解嘲:“等我能付起你的工资的时候,自然会把您请过来。目前看,本年度是没戏了。”
黄太太笑嘻嘻的,“没关系,三五年我都等得起。”
安娜眼神滞了滞,这是听到的比较恶毒的祝福了。
黄太太又以专业性眼光随便指导了几句,临走,似无意间说:“诶,听说小虎子在学校生病了,你和宗山都忙,怕是也没空管吧?”
安娜一怔,“生病了,什么时候?”
“好几天了,原来你不知道呀。我以为你爸告诉你了呢。也是,码头忙,他平时也离不开。”
“宗山知道吗?”本能问了一句。
“我不知道呀。”继母好似欲言又止,“其实告诉戴老板也没用,你爸碰到他都不会跟他说的。”
“为什么?”安娜吃了一惊。想想,戴宗山应该是隔三叉五去码头上看一看的。父亲应该有不少见到他的机会。
“诶,很多事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就给你多两句嘴吧,你男人有时在孩子身上蛮邪性的,人到中年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上个学还给送那么远,不知怎么想的。我和你爸把你弟送到日本去,也是狠着心等到孩子14岁了,但每月我们都写信的呀。你和戴老板...啧啧,我们自己人还好说,都能理解,这要在外人看来,还以为是你这个后妈刻薄,不容孩子呢。诶,不说了,走了,好像我在你们两口子之间挑拨离间似的。”黄澜玉说完,扭着小腰出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