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城烟雨(143)
这就是她想要的永久的幸福,她要把这个男人以这种方式留在自己身边,天人合一,没有任何力量能分开他们。
第二天,安娜醒来时,竟发现太阳的角度——那是近中午的时刻。昨晚怎么会睡这么死?她感觉到自身,有一种奇特,有被安抚过的痕迹。她以为自己感觉错了,马上下了床,穿上衣服去洗漱时,发现洗漱台上,出现了男士的刮刀,还有另一副牙刷......难道昨晚自己发神经,连他的东西都给摆出来了?然后回过身,打量着卧室,竟看到了他的拖鞋,齐整地摆在门后边;再过去打开衣柜,他的睡衣还挂着。
安娜抚额,是昨天就在这里挂着呢,还是...感觉哪里不同呢?还有雪茄,他的雪茄盒摆了出来。
她飞快跑出门,跑到楼梯口时,就看到客厅里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与以前比,显而易见瘦了——在点雪茄。还是那么讲究,不肯用打火机,用那种特制的,长长的,专门配雪茄烟的雪松木火柴。
听到脚步声,他也回过头,看了看她,走过来两步,“脸色不太好,没睡好?”
安娜要神经了,马上拍打自己的脸,再看他,他还在。
“戴宗山!”
那人点点头,“嗯”了一声。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晚。”
安娜一听就疯了,“昨晚?!”
“是啊。”他看着她,一点也不吃惊。
“为什么不告诉我?”
“某人以为你知道。”
“我不知道——呃?”那一刻她简直风中凌乱,呆了,傻了,愚了,蠢了,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他,还用手在他面前划了划,别是视线出了毛病。
这个男人悠闲坐在沙发上,倒了一杯茶,呵呵笑,“失忆。这病得治。”
安娜过去,一下子夺过他的杯子,自己喝了一口,差点呛着。
他接过杯子,轻轻拍了拍她后背,“安娜,今天是几号来着?”
她看着他,不说话。以为是陷阱。
“今天是中华民国几年来着?”
“战争结束了?”她看着他。
他摇摇头,“还在继续,但我回来了。”
呃,他是真的了。安娜这才轻轻吐出一口气,原来昨晚都是真的了。
她看向他。他也看向她。
“吻我。”她说。
他蜻蜓点水一下吻了一下她的唇,瞧瞧她渐渐隆起的腹部,马上用她熟悉的面容笑起来,“我抽着烟,别熏着你。”
偏偏门外玻璃里,人映得影影绰绰,估计有不少人,却没敢贸然进来,只在虚掩的半个门口,探头探脑。戴宗山牙咬着雪茄,冲安娜一笑,“有人进来了,我要忙一阵。你不要太累,好好休息一下,晚上我给你看样东西。”然后揉揉她的头发,站了起来,说了声“进来”,便向家庭办公室走去。
以前的那些员工,会计,高管都陆续进来了。这是两年来,他们留守在上海的员工,第一次见他们的老板。他们走过时,都很恭敬地向安娜点头示意了一下,“戴太太。”
明媚的初阳从玻璃里照进来,眼前金光一片。这是安娜第一次用心体会到自己身份:戴太太,带给自己的荣耀、安全和心满意足的感觉。扭过头,看向他的办公室,半掩的门中,他负手站在宽大的老板桌后面,对一路跟随的老员工笑着,讲着什么。他天生有一种端庄冷静令人信服的气质,即使是一介流氓,在上海滩,也难掩一种精明的领袖气质。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微萤照雨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双胎
下班了, 戴宗山下了楼来,直接坐进车里,“去南京路。”
“老板, 太太让您下了班直接回家。”司机轻声提醒说。
“呃?”戴宗山愣了一下, 这是安娜第一次对他的司机有嘱咐。他本来想去店铺接她, 顺路给她买一双她看中的鞋子。在早上出门时,在她放在客厅里的《时装周刊》上, 看到了那双鞋, 他没看出什么好不好,但她却分明用笔圈了出来,应该是选中了。那鞋铺正好就在南京路上。
“不去了?”现在倒拿不准注意了,主要是惦记那双柔软的平底鞋,怀孕的女人,脚上应该穿舒服些。
“太太说, 让您直接回家。”司机只负责传达。
车子没拐到南京路。但在回家的半路上,还是停了一下, 街角花店的老板娘早就准备好一束红玫瑰, 用彩纸包了, 彩带系了, 一看到有车子在门口暂停, 马上颠颠地跑出来。司机摇下窗玻璃, 接过花,递出去钱。
摇上车窗,司机把花速递给戴老板。戴宗山放在一侧, 看随车的一本书,是汉译本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他是个现实主义者,根本不爱读这类情呀爱呀小说,只是禁不住好奇。戴宗平曾在他手术期间落下了这本书,他也曾见弟弟在从济南开往上海的火车上读过,说是安娜一直喜欢这本小说,他倒要瞧瞧,这里面有什么好风景。于是每天在车上勉强读一两页,现在属于包子咬了一小口,还没到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