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次奇妙人生(402)
即使是噗噗这种成绩优异的孩子也是一样。
好在语文和数学方面,李如洗始终自己给他上着课,不至于比国内的孩子落下太多。
慕容俦尊重了她的意见,自己在国内的大学谋了一个教职,陪他们回国。
他们为噗噗过了一个美好的十二岁,正如李如洗当初写给噗噗的那封十二岁的生日信一样,李如洗对他说:“你已经是个少年了,虽然还不是成年人,但已经有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独立思考和学习,从此以后,我和你慕容叔叔也要从父母的角色渐渐退居到朋友和家人的角色了。”
可是在回国后,有了更多独立思考能力的噗噗却遇到了问题。
首先是学业的不顺利,他本来是每个学期要拿校长特别嘉奖的孩子,全校最优秀的学生,回国后却因为课程体系适应的问题、基础的欠缺以及更强大的竞争而成了班里相对普通的孩子,这让他很难接受。
另外一方面,不知道是青春期还是来自生父陈琢理的影响,他开始闷闷不乐,对着李如洗和慕容俦也有点若即若离,时晴时雨。
从书里很容易看出,这对李如洗来说,也是艰难和压抑的两年,她忍受着儿子的变化,还要陪他度过艰难的时光。
既要给他进行基础性的、针对性的补习,也不希望他放弃素质类的学习和成长。
抉择和压力,紧张的时间安排,以及噗噗时常有的不配合,让这一切的艰难更加艰难……
十三岁时,噗噗对她说:“你说我进入少年时光,我们的亲子关系会从母子渐渐过度到朋友,但我没有感觉到,我感觉到的是你更紧密的控制,让我喘不过气来……”
李如洗当时非常伤心,她检讨自己,是不是真的控制欲过剩,给噗噗安排得过于紧密……
这时候是慕容俦站出来帮助了他们母子。
其实这两年慕容俦也付出了很多,陪着噗噗补习的不止是李如洗,也有他,他给噗噗辅导数学和别的理科类学科,远比李如洗细致有耐心,成绩可谓斐然。
他和噗噗的相处也更像是朋友,更轻松随意,噗噗对着李如洗有些不便说的话,也愿意对他说。
虽然这两年噗噗对他有时也很疏离和拒绝,但毕竟有那么多年的感情底子在。
他去找噗噗谈话,说:“你这两年很辛苦,我们都知道。事实上你妈妈也并不比你轻松,如果你觉得太累,安排太多,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妈妈谈谈,看看你认为有什么是不必学的,说出你的理由,我想,你妈妈是乐于和你讨论的,如果你说的有道理,她也不会不听,她并不真的是个专制的母亲,以我对她的了解,她通情达理,宽容大度……你不应该把你受到的压力都转嫁成你妈妈给你的压力,她是你的战友而不是敌人……”
“客观理性地讨论问题才是朋友式的相处,一味指责和盲目反抗并不是。你觉得呢?”
……
噗噗起初不说话,后来终于承认了慕容俦说的对。
慕容俦趁热打铁,问他:“这两年你的感情和情绪都不对,我和你妈妈尊重你,想等着你自己去处理……但现在,作为朋友,你愿不愿意跟我谈谈?”
噗噗这才吐露了他这两年的困扰:回国后,已经再婚的陈琢理一般每周或每两周接走噗噗一次,这是他的合法权利,李如洗也不能阻挠,而陈琢理和孩子久别重逢之后,先是极其充沛地表达了父爱,回忆了无数噗噗小时候点点滴滴的细节,展示了许多他珍藏的噗噗小时候的用品和玩具,在打动了孩子之后,他就开始一点点地控诉李如洗和慕容俦。
在他口中,李如洗本来是他深爱的妻子,他们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是慕容俦横刀夺爱,而李如洗被对方的俊美迷惑,背信弃义,骗他离婚……
他什么话也不说透了,只是点到为止,用叹息和痛苦的眼神来替代语言的直接控诉,把自己塑造成忍辱负重,痛苦难当的前夫形象。
这当然是因为噗噗当年虽然小,还是有点印象的。
而且也防止李如洗他们早就告诉了孩子实情。
可偏偏李如洗并不喜欢在噗噗面前说他生父的坏话,这就让噗噗对陈琢理的话开始将信将疑起来……
自己敬爱的生母和继父居然可能道德上如此不堪……
对于十二三岁的,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自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慕容俦一贯冷静,他说:“所谓理性客观,就是不能听信一面之词,要多听几面的说法,如果你问我,我很愿意把我所知道的告诉你。你也可以去问问你妈妈,你外公外婆……另外,也不要光看一个人所说的,也要看他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