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染江山离人歌(669)

作者:南风音 阅读记录

另外,慕谦还采纳了慕荣的建议,诏令各州开府讲学,广纳贤士,严命办学机构不得设置任何门槛,对于寒门有识之士,朝廷还设专款给予补助支持。

慕荣深知,大周要强国兴盛,人才必不可少,而当前沿袭魏室旧例下来的贵族门阀办学机制对人才选拔及发展是个极大的障碍。他和慕谦原本也都是贫苦出身,深知一个公平的求学入仕机会对寒门学子来说有多重要。

大周上下人人都能感觉到这天下不同以往了,诸位宰辅大臣虽累,却个个干劲十足,朝中官员风貌也都发生极大的变化,如裴清这般古稀之年的人也一反常态不再避世中庸,人人都能感觉到几经更迭、历百年沧桑的中原王朝正在复苏。

第383章 代价(二)

这日早朝,枢密府上奏两件事。

第一件,自九月以来,落入竘漠之手、与中原紧邻的关北几个州突然发大水,因而逃入关内的流民有数十万之多,竘漠各州、县也不加以禁止,枢密府请示是否要对这些流民进行驱逐。

慕谦当朝下旨,命北境有关州、县救济接待流民,将边疆无主之田授予回归中原的数十万关北饥民,并提倡归周饥民及大周子民开垦耕种无主荒地,放免其差税。

关北失地始终是中原人心头抹不去的痛。慕谦在位的这三年里勤政爱民,虚心纳谏,整肃朝纲,德政不断,与民休息,四海之内明君声誉远播,如今的大周早已不是当初新立的那个大周了,它已逐渐为各方所忌惮。

饶是如此,中原内忧外患之局依然没有改变。

大成国虽以紫旭群山为天然屏障盘踞不出,却也是个潜在的威胁;

以南齐为首的沭阳河以南数个割据政权依然对中原虎视眈眈;

北魏依然以竘漠为后盾,时常骚扰大周北境;

而最为可恨的就是竘漠仗着关北的天然地利优势屡犯中原,这个最大的威胁不除,他又何谈平定天下,大周太平盛世更是无从谈起。

慕谦当朝下的这道谕旨显然会吸引更多从前被抢掠的中原百姓返归故土,但满殿君臣皆知这非根本之策,最根本的还是要收复关北失地。

枢密府上奏的第二件事是关于南边的动静。

枢密府收到密报,数日前,南楚大将周琦在湘州举起了义旗,斩杀了南齐派驻的所有军官,收编了南齐降军,夺回了兵权。

与此同时,南楚各地旧部亦同时揭竿而起,京畿各州、县驻扎的齐军皆溃不成军,南楚联合义军从四面八方向都城临湘合拢,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将临湘城重重围困,让驻守临湘城的齐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南楚夺回主权已无悬念,沭阳河以南的局势不日又将发生巨变,林修上奏表示,大周需对此有所因应。

此外,由于齐楚战事频发,导致大周南境也涌入大批流民,林修奏请是否要阻止。

慕谦听了之后同样下旨不许驱赶流民,严禁周军、周吏为难百姓,愿意归属中原的就地编入当地户籍,安置办法与北境流民相同。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慕谦此举必会赢得天下民心,引来各国人心向往,故而圣旨一下,群臣皆赞慕谦仁德圣明。

枢密府上奏结束后,裴清接着上奏,政事堂昨夜分别收到两封奏疏。

其一,是东吴的加急国书,向大周奏禀吴王钱柊病逝、世子钱恒承袭王位之事。

一听东吴之事,站在群臣之首的慕荣便立刻觉出这其中必有问题。

南齐胁迫东吴联姻之事举世皆知,慕谦得知此事时,于私他是很想助钱柊的,但他的身份和立场却容不得他感情用事,所以只能看着东吴被南齐胁迫。

而现在,东吴的国书送到,吴王在这个当口病逝,此事实在发生得太是时候,太过巧合了,由不得慕荣不怀疑。

而他也几乎是立刻就想到,此事司过盟必有插手,这就让他更加疑惑,独孤仇到底为何要如此不遗余力地帮他、帮大周。

与奏疏一道送来的还有一封钱柊给慕谦的绝笔信,常安将裴清呈上的国书与绝笔信递与慕谦。

慕谦翻开那比奏疏长得华丽一点的国书,内中所奏简明扼要,就是通报国主钱柊因病逝世,世子钱恒承袭王位。

慕谦匆匆扫了一眼,然后拿起了那封绝笔信,信封上工工整整地写着“陛下亲启”四个大字。

--------------------------------

陛下:

昔陛下南游,偶经东吴,赖陛下之助,东吴国祚方得以延续,此再造之恩,钱氏一门世代铭记。柊愿以钱氏列祖列宗的名义起誓,东吴愿永为陛下之臣,大周之臣!

陛下天纵英豪,心怀苍生,志在天下,柊虽无缘得见周室一统天下之日,但东吴百姓将因陛下而得太平安康!

上一篇:良宵难得 下一篇:往事烟雨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