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家的长孙媳(473)

作者: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陶芳林垂眸:这说法,既是替几位娘娘的离席掩饰,还干脆让什么仙葩瞬间萎谢,省得在座的人都要去看这“奇观”。

不过区区宫人的话,张太后真能保持缄默?

“这一件讷罕事,太后娘娘已经遣人即报皇上,要知花神虽是为了娘娘寿诞献礼,倘若不是皇上自来奉太后以恭孝,又怎能感动天上的神仙下降祥瑞。”萧宫令又补了一句。

张太后也只能缄口不言了。

她虽不愤自己生的儿子成为天下至尊,却被王太后占据了慈宁宫,但也明白皇帝自来恭敬嫡母,纡佩园的事故既然已经禀报天听,那就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声张,再说张太后也确然没有自信能够坐实易氏母女的罪名,让在场众人都相信太孙殿下是被诬篾陷害,她也担心口无遮拦会让事态更加恶化。

还是先忍一时,待日后再想法子替太孙找补回来,一雪今日耻辱吧。

万选侍却十分的不甘,把萧宫令横了一眼,但也只能横这一眼。

她可清楚得很,相比愚蠢无知的张太后,慈宁宫那位娘娘可厉害百倍,别看这些年仿佛不问世事只顾着吃斋念佛,真要发起威来,这东西六宫可无人胆敢顶撞。就是不知太孙有没得逞,总不至于晋国公府当真乐意吃这哑巴亏罢?不过就算有王太后替太孙遮掩,这事

可没这么容易一笔带过,看张太后这神情,可是巴不得董氏女身败名裂,只需暗下略微煽风点火,这事就绝无可能悄无声息的过去。

逼死了董明珠,晋国公还不把太孙恨之入骨?

万选侍盘算着盘算着,一边儿拍了下手掌:“娘娘寿诞上能有这般祥瑞,真是可喜可贺,遗憾的是我们这些人没有福泽,无缘亲睹花神的贺礼,况怕是只能等到圣慈娘娘寿诞时,或许才有这样的幸运了。”

这话说得,明显暗示皇帝对待生母不及嫡母恭孝。

陶芳林觉得万选侍实在有点画蛇添足,看张太后一贯的行事,显然对王太后的嫉恨已然有如冰冻三尺,绝不可能消释融解,根本就犯不着再挑拨,万选侍当着众人面前诽议皇上对生母反而有失恭孝,要是这话传到皇上耳中……

岂不是成了搬起石头砸脚?

不过这样才好,这样才能拖齐王的后腿,齐王是殿下的死敌,这一世她定要想办法把齐王的臂膀东江侯府尽快铲除,也许能从万选侍身上找到契机,就像宋国公府和高家一损俱损,东江侯府乃万选侍的本家,他们同样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陶芳林一声不吭却满脑子的计较盘算,直到王太后、沈皇后一行人重新回到广寒殿她才全神贯注,留心见董明珠身上已然换了身崭新的礼服,带的是双凤如意花冠,身披正红大袖锦衣,还佩着条金线绣织的霞帔,晃眼看去与亲王妃的礼服几乎没有差别,只是霞帔的坠扣乃公主规制的镂金明珠钮。

到底还是让董明珠因祸得福了!

因为着装的变化,董明珠此时俨然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人物,双双眼睛都在盯着她揣测打量,但她这时还并不知道她的姻缘已经因为早前的事故基本尘埃落定虽说是礼律规定尊卑有别,冠服制度区别的就是各人高低贵贱,等闲不得逾越,但自从太祖建国,开创恩赐近臣甚至宦官可服蟒袍之例,至后也偶有赏赐公主冠服给予臣女以示恩荣的事例。

再因王太后一番叮嘱,明珠姑娘很单纯的相信了这身穿戴仅仅是为了掩示那桩让人愤慨的事故,她自认为未犯过错,硬要说过错的话是她不够谨慎,根本没有想到在皇城禁苑这等戒备森严的地方,在圣德太后的寿诞上,一国储君竟然胆敢勾结外臣意欲施暴。

她是闺阁女子,并不曾深涉世故,可也懂得世事不公,如果这件丑闻广为张扬,就算她其实没有真正遭受玷污,就算太孙及高鹏必定遭受责谴,但一时大意有失谨慎以至于惹生事非也会成为她的原罪,一样的名节有辱,她会沦为他人的谈资笑柄,有许有朝一日当世人遗忘了太孙、高鹏的罪错,可仍会记得她因为有失谨慎导致清白不保的事件。

她的人生,将会在世人的指指点点中渡过。

董明珠当然不希望一直珍视的声誉就此玷毁,她不甘承受这样的无错之罪。

所以她接受了王太后的遮掩之计,且并不认为王太后只是出于包庇太孙罪错之目的,虽然太孙的确会因此掩饰而不受诽责。

很无奈的退让,她不能将太孙的卑劣公示天下,因为她不想与太孙两败俱伤。

明珠姑娘原本就不苟言笑,因着此时对太孙殿下的愤恨未消,整个人显得越发冷竣,倒是有些任由度量而巍然不动的气势,多少让不明就里的绝大多数女眷打消了猜疑。

上一篇:嫌妻 下一篇:贵妇小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