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162)
昨夜一队白狄士兵潜入城中,已被全部抓获斩杀。天未亮白狄又进行了攻城。
“昨夜白狄士兵如何潜入城中?”如今这等时候,全城戒备,白狄但凡有此行动便很容易被发现,怎能够让其入得城来?
“顺着城内外互通的水道。”骆翼回道,“防护铁栏被损而入,一队人刚入城便被发现及时围杀。”
“如今城外情况如何?”
“不容乐观。”
“曲公子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尚未有,但昨日收到北境传来消息,伏鸣将军率领的北辰军驰援北境,与北境军歼灭白狄右军主力,伏鸣将军正率军前往屏州支援。”
李衡紧皱的眉头松了松,这么多天终于有一捷报传来。
待他一身盔甲再次站在城头望着屏州城战况,再次忧心忡忡,白狄的攻势较之前更加激烈。白狄攻城前后二十多天,守城军士已经疲乏,士气低落,而白狄军却越战越勇,一批批攻城将士视死如归。这有些不合常理。
按照现在的情况下去,屏州城难撑几日。
方添此时过来回禀,刚刚得到消息,殷柯已经截断白狄后路,白狄如今军备粮草难继。
他望着城下的白狄军方明了,之前清野,如今后方被断,白狄没有退路只能以最快的方式攻下屏州城。他急忙的朝城楼走去。
城楼中陈王李衍一身甲胄、神色微颓,正和芈涉在讨论军事,两人脸上均挂满愁色。如果三日内没有援军赶来,屏州可能守不住了。
他走进去时厅内的氛围忽然凝滞,两人和一旁的亲兵均齐齐的看向他。
他朝李衍欠身一礼,李衍愣了一瞬,褪去愁容笑道:“听闻兄长累的病倒,因军务繁多、战况胶着未得空前去看望,兄长身体可好些?”
“多谢陈王殿下关心,并无大碍。醒来后得知白狄攻势不减,所以过来,却不想情况会如此不妙。”人朝沙盘走去。
望着沙盘上屏州城墙和街坊问:“陈王殿下和芈将军可有解围之策?”
两人面面相觑,芈涉反问:“李公子可有良策?”芈望将军战亡后,守城将士均是听他令,已成了习惯。
他微微摇头,询问芈涉这两日敌我详细情况,越听愁绪越在心头凝结,不过短短两日,情况已经糟糕到这种地步。屏州守城将士死伤过半,军需粮草不足,援军不知何时才到,屏州能不能撑到援军前来尚不可知。
他朝李衍瞥去。
李衍明了他这一眼的意思,是将这两日来惨烈战况的原因归罪到他的头上。
他心中不平恼怒,却尽力的将其压制下去。如今屏州城守将身亡,屏州危难,他临危受命,但他并不擅攻城守城,还需要依靠李衡。
稳住情绪后道:“白狄军后路被断,攻势猛烈,屏州孤立无援,以此下去撑不了三日。一旦城破,白狄必然屠城抢掠。”
这是他最担心的。一旦白狄破城屠城,他罪责深重,此生与储君之位无望。
李衡也同样担心,白狄军需不足,一旦破城,抢掠屠杀是必然之势。
揣度片刻后看向李衍和芈涉两人,语气坚定:“组织全城百姓撤离!”
两人均是一震,李衍质问:“你想弃城?”
李衡望着他愤怒的目光,冷冷的道:“巷战!”
两人如五雷轰顶,李衍试探的再问:“你说什么?”
李衡看了眼两人和旁边的将士,再次的提高些许声音重复:“巷战。”
众人再次被惊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李衡,你——”
“陈王殿下!”李衡阻断他,冷冷而坚定的道,“殿下组织百姓撤离,这城我来守,这战我来打。”
“你——”李衍惊的不知道要说什么,愣愣的看着他。
“事不宜迟,殿下还是尽快下令安排吧!屏州城是华阳最后的屏障,决不能弃,百姓必须撤离。”顿了许久,在李衍从惊愕中缓过来,他声音压低几分,“城中青壮年留下,编入临时军。”
李衍对于这样的决定不忍,但如今他已然没有更好的办法,看向一旁的芈涉和身边的几位将领,他们均是沉着一张面容,目光紧紧盯着他,似乎在等待他的命令。
等不来援军,屏州城真的守不住,屏州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竟城,这是最好的选择。
犹豫踌躇许久,他最后沉重的点了点头,下令组织城中青壮年守城,并组织其他百姓撤离。
再望向李衡,心中复杂,临走之际轻叹了声:“兄长保重!”
李衡微微点了下头,望着李衍一身戎装的背影,心中自嘲,此时李衍必然矛盾,既希望他死又怕他死,最好是城守住了而他死了。
他对身边的方添命令:“你带一队人护送宛姑娘和顾五公子随百姓一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