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冥(127)
和以前一样,上面思路清晰地帮她记录了学习问题,周于笑着翻着,最后抱进怀里。
紧张了很久的心,因为带着他的气息的东西再次出现,周于觉得心里平静了不少。
没事,她告诉自己,大不了再考一年,和杨帆一起。
反正她不急。
她每天抱着笔记本睡觉,直到考前几天才发现柜子里那张原本被压在笔记下的信笺。
上面写着:
周于,我的傻丫头。
记住,人活着的底气永远在自己,而不是有没有人爱你。
你很棒,你很优秀。
你要向上走,向前走,是为我走,更是为你自己走。
你要站在高处,去看更好的东西。
我爱你。
最下方:高考加油。
他终究是舍不得写下那句,等我。
“混蛋。”周于憋了无数个日夜的情绪决堤而出。
她不停骂他:“混蛋。”
那年,她考上国内数一数二的法律名校,虽然没能上清北,但周于觉得少花了一年的时间,也算划算。
大学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有含金量的活动,借助家里的人脉到红圈所实习,她依旧没日没夜的学习,三年修完本科课程,保研北大,毕业时,年仅22岁。
周昱无数次劝她研究生出国,周于笑笑,拒绝了。
直到她通过选调参加面试的时候,周昱听朋友提起,才知道自己妹妹进了央直。
去报道的那个下午,周于记得风和日丽,她擦着顾惟评价过的很适合自己肤色的口红,扎着清爽的马尾,路过的人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那是他离开的第五年。
她爬了三山五岳,她尝试了他提过的所有事物,她想,他知道了应该会很生气。
怎么不等他呢。
她的领头上司是顾惟的堂哥,两人面对面只见过一次,见到周于的时候,对方愣了半响,一句话吞吞吐吐噎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说出来,只留下一句:“丫头,好好干。”
那两年同事对她的评价是:“没见过这么拼的人。”
“竟然还是个女孩子。”
“听说家境还不错。”
“哎,她好像是高院那个周昱的妹妹。”
“天啊,这家人怎么这么可怕。”
周于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工作狂,她野心大,只有杨帆知道,每晚她都打电话哭着对自己说:“杨帆,怎么办,我好像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他到底去哪了啊。”
“他怎么还没出现啊。”
每个熬不过去的夜晚,只有杨帆知道。
她生日那天,杨帆把她拉出去散心,路上周于一直自言自语:“我一直都不知道他生日是什么时候,从来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有次我去找他,他让阿姨做了两碗面。”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是他生日。”
“我都没跟他说过生日快乐。”
杨帆搂住她:“别说了。”
两人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绕着绕着,走到了全市最知名的奥赛培训机构楼下。
周于看着大楼,讷讷地说:“这里我来过。”
顾惟带她来过。
然后杨帆就看着她,含泪走到今年比赛结果的海报下,蹲下,拉着正在看成绩的那个孩子,哭着抱住他:“你知不知道有个前辈叫顾惟。”“他很厉害。”
她哭得大声起来:“他真的很厉害。”
孩子从刚开始的惊慌、挣扎,到突然凝眉深思,他呀了一声:“我听过。”
空荡的广告牌下,只余她的哭声。
原来还有人记得他,记得她的少年。
(全文完)
第44章
——“In der Sonne glimmers staubige Lufthansa.”
二十四岁那年,周于依旧没有等到她的少年。部里有不少追她的男生,不知道为什么,周于还来不及拒绝,对方往往就偃旗息鼓了。有个热心的女长辈一直热衷于为她介绍自认为不错的男青年,某天周于糊里糊涂跟着她去见了个面,吃了顿饭,然后回到部里继续加班,大家还调侃了她一番,问她看上没有。
结果晚上回去躺在床上,前辈就给她发消息说吹了。
周于哭笑不得,久而久之,再有人说对她有意思,她也不害羞了,都不当回事,像刚工作一样,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凭着这股劲,工作才两年,就被调去负责部里的宣传工作,安排并且审核部里发布的消息。
向来一副不争不抢岁月静好的她,在拿下这个位置的那天,专门请杨帆出去喝了顿酒。
她兴奋了一晚上,拉着杨帆的胳膊不放,说自己终于等到这天了。
杨帆听得不太明白,但直觉不好,劝她可不能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