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穿衣整带的时候,李固的手轻轻搭在阿福肩膀上,他倒没忘昨天昨睡时说的话:“等下就叫常太医过来。”
“知道了,又不是生了什么病。不用这样急着找大夫。”
“这可拖不得。我以前听说,有位武将,疆场上多次受过伤,可是也都没一回事,后来有次过寿,一杯酒下去人就吐了血,后来太医说,底子早耗光掏干了,能撑到这已经很……”
“打住,打住,我看还不行吗?”
李固满意的点了下头:“嗯,这就好,用过朝食就请常太医过来吧。”
阿福还想好好看看这个院子,可李固净惦记大夫的事。
不过,倒过来想一想,李固受了伤之后,也不知道身体虚不虚,应该让常太医一起给他也看一看,有病治病没病进补,也是件好事。这么一想,阿福也挺高兴的等着常太医来了。
常太医还没来,杨夫人先来了,她换了件深紫色的秋装,头发梳了一个沉香髻,看起来好象显的年轻了几岁一样。阿福倒真的没有关心过杨夫人今年是多少岁了,平时总觉得她特别稳重,现在一想,杨夫人顶多四十来岁吧?可能还不到。一开始阿福见她她总是一板一眼的,打扮的也老相。
“见过王爷,夫人。昨晚歇的还好么?”
李固微笑着说:“风挺大的,听着倒也睡的踏实。”
杨夫人点下头:“那就好。夫人,朱夫人与朱姑娘也已经安置妥当了。朱夫人就住在东院,朱姑娘住在后头的半山斋。”
“半山斋?”
杨夫人一笑:“那里清静,朱姑娘必然喜欢。”
她就是不喜欢恐怕也不行吧?
早饭摆了上来,杨夫人这家搬的——连昨天朝食那套细瓷碗盏一样不拉的都带了来,里面摆的除了寻常吃食,还有一碟香气扑鼻的栗粉糕,杨夫人说那是用刚下来的新栗子做的,庄上本来已经在盘点收成,要运进京城给王府送去,这下倒好,省的一来一回的折腾了。
张氏把李信抱了来,小家伙儿裹着一身锦缎,领口雪白的风毛映着可爱的红彤彤的小脸,阿福冲他一招手,小家伙就挣下地来,笑逐颜开就奔阿福扑过来了。
第55章 喜讯(一)
阿福掰了那栗粉糕喂给李信,你一口我一口,吃的很香。李固嘴角带着笑,觉得心里暖融融的特别踏实。以往到了不熟悉的地方,心里总是很难真正放松下来的,在熟悉的地方,不用人扶,门在哪儿,桌在哪儿,回廊几步长,台阶有多高,他心中都是有数的。到了陌生地方,总是不肯多动多言。但是现在却又不一样,听着外面啾啾鸟鸣,山风轻拂带来松柏树的香气,阿福轻声哄李信吃东西,李信含糊的咿呀声和笑声,调羹牙箸碰着碗盏轻脆的叮当声——许多的声音,在他的身周汇成一片丰富而宁定的世界。粥热,喝的急了些,额上出了一层汗。
“对不住了,一下子吃这么多,还有两块,你和阿信一人一块?”
李固摇头笑了:“我还不至于和你们抢吃的,喜欢这个让厨房再做就是了。”
阿福毫不客气,盘里仅剩的两块栗粉糕,她和李信一人一块,吃的眉开眼笑。
李信嘴边都是饼渣,阿福替他一一擦去。转头看到李固唇边也有喝粥留下的印子,并且微微把脸转着朝这个方向,下巴还抬起来了一点点。阿福忍着笑,象对待李信那样,给李固也擦拭嘴角。
门外面阳光灿烂,阿福从门口向外望,庄子的地势高些,虽然有围墙,仍然可以看见远处的风景,远远的山林,山地,似乎还有一条亮带子似的河流蜿蜒而过。阿福想了想,这条河,应该就是从离山淌过来的那一条吧?
阿福知道这条河,她在河边洗过衣服,夏天的时候,河水有一种清甜的气息,那种气息无法形容,和平地上的河水,井水的味道都不一样。也许这是因为那是山上的泉水,所以有一种特别干净的味道。
常太医挟着他的小包,微微猫着腰从回廊那边走过来。他没带徒弟,阿福忽然想起来,不知道常太医是内府指定给他们的,还是杨夫人点名要来的——毕竟,在太医院里不管按什么数,都数不着常太医这一号人物啊。
阿福坐了下来,常太医的岁数……要是阿福的爹活着,也许两人差不多大,所以杨夫人也没怎么讲究,阿福没回避,坐在一旁看常太医给李固切脉问诊还解开他的衣裳看了一下曾经受的伤。伤愈合的很好,李固说,抬手,或是走路,都不觉得疼。但是常太医还是不同意他现在就象往常一样练剑:“起码再过半个月,您再摸剑柄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