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星专业户(276)
请帖发出,她们便紧接着商量出后面的具体事宜,并一一分派好任务。
第二日一早,施粥的人家负责的人基本上都换了人,而被换掉的人都整装出发,去了济善堂。
济善堂是朝廷设立的为方便各家对贫苦人家进行行善的地方。
主要是接收别人送来的物品,像是新或旧的衣物、被子等,新或旧的生活用品,像是锅、碗这些,当然也包括吃的食物,只要是还能用、还能吃的,送到济善堂,便会被登记留下。
每年年底,朝廷上会根据济善堂的记录,对行善排名前三的人进行夸奖,在全大楚各大城镇贴榜五日进行表功。
这可是份莫大的名声,所以各家各户每年都争头名。
几位姑娘便把这事安排在了济善堂。
刁似蓁昨日得到苏琢传来的消息,上面写着,皇上让她务必参与这次的活动,帮助她们解决问题,让难民能真正得到救助,最后会记她一大功,有大赏赐。
老皇帝这个小心眼的,生怕她躲着不参加,这才又特特让锦衣卫传消息告诉她一定要参加,也没威胁她,知道威胁不管用,只是利诱。
就算皇帝不说,她也会去,但是有人巴巴送礼来,她也不会拒绝就是了,皇帝送的东西,一般不会太差。
刁似蓁贪财的本性被老皇帝看得一清二楚。
不管她原先想不想参加进去,只要他许以嘉奖,她是肯定会参与的。
下了马车,刁似蓁便看到一个gān净的大门,这济善堂每天都有人来帮着打扫。
都是那些被接济过的贫穷人家,他们心里感恩济善堂,不管是哪家的人在行善,最后落到他们手上的,真正帮了他们的,却是济善堂。
在没有成立济善堂之前,那些大户人家只在有大灾难时,才会在城里施粥救济那些涌进来的难民,而没有人管他们这些贫民百姓。
可是济善堂成立后就不同了,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来他们家里普查情况,第二日便有人来给他们送东西、送吃食。
百姓虽然大字不识,容易被哄骗、蒙蔽,但是他们眼明心亮,大是大非、谁好谁坏还看得清楚。
所以他们便时常来济善堂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回报济善堂,打扫门口的大道就是他们的回报行动之一。
刁似蓁他们来得较早,还能看到有三个大娘在街边打扫着,眼瞧着她们扫完直接就回家了。
没有一点要让济善堂知道自己是谁的意思。
她笑笑,拉着刁似秀先进了济善堂。
约好的集合时间是辰时,他们来早了半个时辰。
济善堂的大门一直是大开着的,门里面两侧共有十人守卫。
平时只有四人,今天却多了六人,可见是为了迎接他们这些子弟们。
济善堂里面很大,采光很好,空旷的地上竖着几个架子,上面挂着几件衣服,几chuáng被子。
有几个妇人正在撤剩下的空架子,放到一间小屋里。
不一会儿就留出一大片空地来,她们又摆上一排排的凳子,然后冲着他们点点头离开了。
“坐吧,咱们应该是在这里议事吧。”刁似蓁也不管那些,直接坐在了最后面一排,刁似秀也跟着坐下。
刁似姝、刁似姣、刁似静还有刁广浩都坐了下来,只有刁似娈嫌弃了半天,最后让chūn草放下一个软垫才坐下。
才坐下没一会儿,门外又有马蹄声停下。
然后是进门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回头一看,不是熟悉的,刁似蓁便没动。
但是刁似姣和刁似娈是认识的,便上去攀谈,与他们同来的两位公子与刁广浩也算相识,在场的三个男的便很自然地聊了起来。
之后来的人一点点变多,一排排的凳子都坐满了人。
焦家三姐妹坐在刁似蓁的另一边,在他们前面是陈锦,她身边是她亲弟弟和旁支的姐妹们。
王姑娘坐在第一排,她们只是远远点头打了声招呼。
辰时一到,陈锦和另四位姑娘缓缓走上前面的台阶。
先是每人讲了几句话,陈锦比较敷衍,一句话:“希望大家能尽心尽力为难民们做事。”
说完她便退到了一旁,另外四人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分别上前说了几句鼓励人心的漂亮话。
话讲完便进入了正题。
穿桔huáng衣裙的姑娘说:“一会儿要麻烦大家分组,咱们先统计一下人数。”
在场一共来了六十二人。
“我们的计划是分成八组,分别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的八个位置设立募捐摊点,若是有谁觉得这个分组方式不好,请提出。”
“为什么不分成四组?我觉得四组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