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芥子(出书版)(6)

正是畅想美好未来的好时光。

【陆】

小雀儿死讯传来的时候,也是夏日晌午。

那天,池塘荷花开得正盛,连狗儿都在打瞌睡,她说去馆娃馆找施妃娘娘身边的小宫女玩捉迷藏,结果一去就没了踪迹。莫三娘等来等去,心里发慌,派人四下寻找,结果打扫的宫女看见馆娃馆附近的荷花丛中有个穿绿衣的小小身影在浮沉,急忙惊叫呼救,待捞起后,发现已没了呼吸。

小小女孩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湿漉漉的长发缠着湖中水草,白皙的脸上有着惊恐的色彩,她的生命停留在短暂的十一岁,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承诺,都再不会有实现的机会了。

白发的嬷嬷送黑发的外孙女离去,只恨不得以身相替。

莫三娘轻轻地摸过她冰凉的身躯,没有眼泪,她不能相信昨天还在身边吵闹得像麻雀儿般的孙女儿就这样消失不见。

她仍记得小雀儿昨日给自己做的新糕点,面团发得恰到好处,不软不硬,可是味道却淡了些,她欢喜地夸雀儿手艺大有长进,将来定是贤惠女子,夸得雀儿飘飘然,红着脸揉了半晌发梢,单眼皮笑得眯眯的,很是娇俏。

她也记得,雀儿昨天睡前还亲了一口自己面颊,夸嬷嬷越来越年轻了。

她更记得,雀儿握着她的手说,以后要陪嬷嬷到老。

记忆中的片段有许多,历历在目,像雀儿那么健康活泼孝顺懂事的女孩儿,怎会丢下嬷嬷去了?

“雀儿只是睡着了,不要吓唬嬷嬷。”她轻轻地说,神色恍惚,“嬷嬷不再责怪你贪玩不懂事了,女红不好没什么打紧的,嬷嬷保证不逼你学绣活了。”冰冷的身体没有回应,她终于意识到孙女不再醒来,眼泪夺眶而出,伏在草地上撕心裂肺地哭,“是谁天打雷劈的没良心,害死我的孙女儿?!”

“嬷嬷别乱说,雀儿年纪小,谁能和她过不去?”与莫三娘交好的刘宫人看不下眼,急忙上前安慰,“小女孩就是贪玩,不小心失足也是有的。”

莫三娘抬起头,带着满脸的眼泪鼻涕,像疯子般大笑三声,一个字一个字地问:“雀儿幼时被水淹过,最是怕水,她怎会来水边玩乐?”

“嬷嬷,”刘宫人急道,“这可是施妃娘娘的馆娃馆,守卫众多,雀儿无权无势,碍不了人的眼,怎会有人害你孙女?”

莫三娘问:“施妃娘娘当时在做什么?”

刘宫人道:“越国来了使者,据说里面有施妃娘娘的远族女眷,施妃娘娘接见,聊得欢喜,无暇他顾,宫女们也忙着招待,一时间没看到雀儿也是有的。她小孩子心性,捉迷藏不知藏去哪儿,路过水边时失足跌下去,也不出奇。”

莫三娘轻轻摸过雀儿的手腕,上面有道淡淡的红痕,翠绿裙角也有擦破的丝线,显然是被拖扯过的痕迹,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虽然不知道原因,小雀儿定是被害死的。

为什么施妃娘娘要遣开宫女,私下与越国来的使节说话?他们说了什么?

为什么雀儿死的时候,在荷花池边的侍卫都被调走了?

为什么施妃娘娘在雀儿死后就病了,神色很不好,还替雀儿烧香祷告?

为什么施妃娘娘那么畏惧自己调查雀儿之死?

雀儿到底在馆娃馆捉迷藏时藏在哪里?她是不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疑点越查越多,指向同一个方向。

莫三娘将满腔哀痛化作怒火,烧向馆娃馆。

她逼着吴王要真相。

【柒】

施妃娘娘很伤心,很委屈,很痛苦,犯了病,倒在床上不起来。面对吴王质问,她躺在床上,含泪道:“妾不是故意的,那天我在荷花池丢了只心爱的白玉耳环,恰逢越国使节在旁边,带来许多故乡的消息,我听得入了神,贴身宫女有些事,走开了,我正好看见雀儿在院子里捉迷藏,灰头土脸地跑出来,想着她闲着没事,便让她帮忙去找找耳环,没想到耳环落在水边,雀儿那忠心的傻丫头去捞耳环时,踩滑青苔,竟跌落水里去了,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妾不应该寻耳环的,更不应该让那么小的孩子去找耳环,妾知罪,面对嬷嬷的怒火难辞其咎,心里又慌又怕,竟没敢说出真相,还请陛下降罪,妾……妾这就去找嬷嬷请罪。”病容惨白,身姿楚楚可怜,她强拖着爬下床,刚走三步就捂着心摔倒在地,晕死过去。

把要为乳娘来问问事情真相的吴王给吓得半死,连连为自己说话孟浪道歉。

施妃娘娘醒来,一个劲地哭,哭得连气都喘不上。

吴王本就不信爱妃会做坏事,心里又怜又爱,少不得多加安慰,并拍着胸脯保证会好好安慰莫三娘,让她不再追查此事。

橘花散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