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傅明华心里清楚得很,谢家子弟只是不入仕。不愿涉足这泥潭。
对于看过朝代更迭,许多世家分崩离析的情景,在许多人眼中恐怕会富贵百年的傅家并不见得能被谢氏看在眼中。
毕竟谢氏的起源远比如今的傅家要丰厚得多,更何况婚后谢氏对于傅其弦的鄙夷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她不愿在傅其弦面前伏低作小,看不起他,傅其弦在谢氏眼中。恐怕连粒尘埃也不如的。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高傲的谢氏却甘愿嫁给傅其弦,并为他生育儿女。
傅明华握紧了手里的书本,嘴角逐渐勾起。
谢家隐藏得可真够深的。
阴氏一脉与其余三家同气连枝,阴氏的衰败也从侧面证明了四家的情景。
若是将阴氏的起落比喻为气运的好坏,恐怕四家动作频频,就是因为气运衰败,也就是说,阴家恐怕又要陷入新的一轮遭到皇帝打压的日子。
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先帝刚薨世没有几年,若此时动阴家,便如卸磨杀驴。
天丰帝此时按兵不动,不是为了给阴氏喘息之机,更有可能是将阴氏当成猪养,待到百年以后,由燕氏后人再将阴氏打压一番。
已经在陈朝吃过亏的阴氏,必定不甘于被皇族如此算计。
天下乌鸦一般黑,皇族若是迟早会对世家动手,那么世家便必定会想法子自保的。
所以很少将女儿外嫁的谢家,将谢氏嫁入长乐侯府,将崔贵妃送进皇城。
傅明华将手里的书本一扔,撩了自己一把养得水滑的头发,躺了下去。
碧云不知她心里所想,将她扔到一旁的书捡了起来,又为她掖了掖被子,撩起的幔子被放了下来,床榻顶上垂下来的一层小小珠坠因为碧云刚刚垂幔子的动作轻轻晃荡。
自己猜想的正不正确,只要谢利贞一来,便会知道。
只是谢利贞没来之前,腊月十三正是皇上领百官祭宗庙的日子。
提前三天傅侯爷便已经焚香沐浴,并在十三日当天,由皇上亲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辅林李大人拟旨,废除谥号,追先帝为高祖,并改年号天丰为嘉安,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先帝定国之时立年号‘永昌’,永昌四年时,经由朝臣复议,认为此年号并不吉利,昌字有二日之意,于国家意义象征不妥,因此后改年号为‘建元’。
直到高祖驾崩,当今天子依旧延用‘建元’的年号,直到建元十一年,改年号为‘天丰’,而后如今再改为‘嘉安’。
只是这个改年号的重大消息,在使得许多人激动的时候,谢氏却满脸的阴沉。
“娘娘召我带元娘再进宫一次?”
她已经‘病’了好些天了,上回崔贵妃的话还让她心乱如麻的,此时离上回进宫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崔贵妃又让人秘密向她传话,让她带傅明华进宫一趟。
前来传话的丫头长得十分不起眼,不知为何竟与傅府之中外院大厨房里一个管事相识,由他带领进入傅府的。
“是的,娘娘听说少夫人病了,十分担忧,只是娘娘位于深宫,出入不便。”
这丫头将崔贵妃的话一回复完,谢氏便沉默了下去。
她的‘病’是怎么回事,崔贵妃恐怕是再清楚不过了,莫非,她是在借此事,催自己快将替她‘想出法子’?
第三十八章 念诗
谢氏心乱如麻,挥手示意这丫环下去。
这一夜不止是她没睡得着,连安嬷嬷也是闭不上眼睛。
谢利贞要来了,他带来的是好还是坏的消息,没人清楚。
崔贵妃这头又催着谢氏进宫里,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么急,明知有可能两人频繁的见面会引起嘉安帝的不喜,她却仍派人来了。
倒是傅明华一夜梦境不断,反倒第二天看着比谢氏的脸色更好一些。
歇了一天,知道谢氏要再带她入宫,她只带了碧蓝、碧箩两个丫环随谢氏出门,依旧是上次的望仙门口,静姑平静的脸色下掩饰着焦急,宫中崔贵妃依旧是那副艳光四射的模样,只是眼睛中堆满了暴风雨。
傅明华被崔贵妃打发了出来,崔贵妃拉着谢氏的手,便声泪涕下:“阿沅助我。”
“娘娘……”谢氏吓了一跳,她还是头一回看到崔贵妃如此失态的样子。
“皇上前日祭天,将容氏那个贱人的儿子牵着的。”
这样重要的日子,帝后本来应该也要出席的,但是嘉安帝后位空悬,几个皇子倒是出席了,不过当时的嘉安帝牵的是四皇子燕信的手,领他受百官朝拜。这样的情景对于崔贵妃来说,便相当于嘉安帝已经表了态,对百官来说,也算是明了了帝王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