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乃是古九州之一,自周天子时期便得名,乃是当时燕国之地。
自秦始皇到如今,历朝历代,对幽州都十分看重。
太祖之时,幽州总共兵力便有十三万之多,是大唐排布兵力最多的地方,就是防备着契丹族等外族。
燕追要想拿下幽州,便需要手中兵力丰足。
她想起了鄯州。
“那里是王爷曾经领兵作战的地方,王爷在鄯州、益州一带威望很高。外有吐蕃、回纥等称臣,若是借兵五万,再由鄯州、益州、凤翔府等各借两万精兵,那么王爷手中的兵力便超过幽州了。”
傅明华放下了手臂,露出脸上的微笑来:
“我想王爷前往鄯州时,手上应该拿着皇上亲赐的铜鱼牌及敕书吧?”
得了这两样,便可调遣折冲府的备用士兵,到时哪怕就是幽州那位目中无人的刺史温勖,也怕是该要掂量一二了。
姚释端了茶杯,低声的笑,没有说话。
傅明华也不再开口了,小口的喝着杯中的茶。
容涂英在忙着铲除朝中异已,大肆安插自己亲信的时候,燕追却远征于外,看中了他势力的集中营幽州。
两相对比之下,容涂英目光难免便短浅了。
最有意思的是嘉安帝,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傅明华又喝了一口茶水,便决心将事情闹得更大。
她心里生出几分杀意,姚释却将茶杯一放,摸了自己的袖口,拿出一封书信来,双手捧在掌中,递到傅明华面前:“王妃请看。”
那信是燕追写来的,他的字迹,她心中是有数的。
信早被姚释拆开过,上面只写了几个大字:里应,外合。
她便微微笑了。
怕是姚释也是心里如明镜一般,才会命人寻了她前来,是有意使她出面,借卢氏一事,大闹云阳郡主府,将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是惊动了容妃一党,牵住他们视线,再由姚释等人出手,从中作梗,为燕追创造机会。
第三百五十七章 之合
傅明华将信纸叠好,又放回信封中,这才交回到姚释手上。
姚释塞进袖口里,才笑着道:
“您看完了?”
他明知故问,纸上只得那样几个字,一眼便扫过了。
傅明华却知道他问的是旁的意思,点了点头。
姚释眼中的笑意便更深了。
“姚先生看来早有准备,为何之前那样急促?”
傅明华问了一声,姚释神色便是一正:
“您有所不知。”
他沉吟了片刻,才说了一桩事情出来:
“您与王婚大婚前日,宫中照例备了一双大雁。”
以雁为礼是自古以来便有的习俗,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
雁南北往来顺阴阳,象征阴阳和顺,夫妻情深。
只是这雁并不好得,普通人家若是没有,也有以鹅替代的。
但燕追乃是皇子,所以当初他成婚时,光是大雁便备下了好几对。
照古礼来说,礼成之后,这些大雁该当放生才是。
大唐天子姓燕,自太祖时候起,便忌杀雁、燕子等飞禽,若有逮到,必处以重刑。
可是在大婚前夕,这大雁却遭人毒死在宫里。
如此一来,燕追自然大怒,当时一查之下,查到了云阳郡主头上,她的贴身宫人朱悉曾去过养雁的地方,一番严刑拷打,便审问了出来。
当初姚释恰巧是追查此事之人,并亲自用了刑,还是由他下令,将毒死了大雁的宫人朱悉处以极刑,送回云阳公主府的。
“而带走卢氏的,恰巧就是姓朱的管事。”
姚释捻了捻胡须,将事情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当然他之所以要将此事交由傅明华来办,也是从大局考虑。
他倒是有不动声色将卢氏从云阳公主府弄出来的手段,可一来耗费时间太久,对卢氏不利。
二来有悖燕追的意思。
唯有使傅明华算计李彦安,触了云阳郡主逆鳞,借云阳公主之手将事情闹大,才可使容妃等人大感棘手,牵扯住容涂英的心思,使他无暇分神。
姚释原本想着,若傅明华一时半会儿想不到李彦安身上,他还要旁敲侧击的提点,结果没想到压根儿不需要他来多嘴,傅明华便已经想到此处了。
说话的功夫间,外头有人匆忙进来回话,说是李彦安已经带回来了。
傅明华似笑非笑,看了姚释一眼。
他轻咳了两声,一面便吩咐着:“好好照顾李二郎才是。”
外间还隐约传来一个男人有些恼怒的大喊,只是隔得像是有些远,听不大清。
姚释既然一早便请了人,怕是云阳公主也该要来了,傅明华便站起了身来:“我也要回去好好准备一番才是。”姚释便作势要送她,傅明华整了整袖口,淡淡道:“姚先生止步,无需如此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