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黎明到清晨,还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迹象。
然后,一声牛角的声音。
那是神殿的一名僧侣吹响的,是一种特质的犀牛角。
这一日的辩经会,便正式开始了。
一些有心人已经注意到,昔日维护展台的士兵,已经开始向中间聚会。疯狂的群众,都已经被拦在外面。
就要进入高台的时候,阿当祭司走向大祭司。
“陛下还是没来?”
“没有。”
大祭司脸上隐隐地露出一丝笑容:“他不来更好!最好,在整个辩经会期间,他都不要出席才好。”
阿当祭司正要回答,却忽然听到一阵声音:
卡擦、踢踏!
踢踏是马的声音!
卡擦,擦擦,是轿夫发出的声音。
道路两边,忽然安静下来。
那是一条皇家的御林路,两旁是整齐的常青树,中间用宽大的大理石铺就,能够容纳四匹马同时通行。
前后,是开道的御林军。
然后,是顶马。
此时,开路的便是顶马——每四匹马一排,前前后后,各自四排。这些马,全是清一色的红黑相间的良驹,膘肥体壮,毛梢在上午的阳光里几乎要亮出油来。
正文 1926.第1926章 陛下登场16
每一匹马的额头上,都用红缨子系着,清一色的鞍、明黄色的铜什器、亮澄澄的马澄。
骑在马上的皇家御林军,也着红蓝相间的皇家军服,头上都戴着红顶子的帽子。
人们只能先看到那走来的十六骑顶马。
然后,是后面的轿子。
由于马行走比轿夫更快。但是,马又必须配合轿夫的步伐。所以,善于驯马的仪仗队们,便精心想了许多办法,严格地加以训练。以至于,这些御马行走的时候,总是马蹄伸开,走一步,又退半步。
比如,马走了一尺五,又退回来一尺,就正好五寸,跟轿夫的步伐,就完全一致了。
如此,人和马,走路的节奏就完全一致。
踢踏!
卡擦!
这两种声音,一起一落,丝毫也不凌乱。
人们被这种顶马的威风所震慑,然后,才看到前后的仪仗队、銮簿、宫娥、太监,浩浩荡荡的,这仪仗队,起码有一两里之地的规格。
道路两旁,看热闹的人群,一茬一茬地跪下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沿途都是这样的声音,然后,是鸦雀无声。
天家的气派,何等的森严。
在这神殿周围,一声声地扩散,蔓延。
大祭司怔住了。
大大小小的北国贵族也怔住了。
就连安特烈和太子也怔住了。
所有人都出来,看着那逐渐走进神殿的仪仗队。
陛下竟然来了!
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时候,他来了,而且,是以如此气派,如此盛大的方式。
自从神殿兴建以来,北国的历任皇帝,从来没有以这么宏大的规模出场过。那些北国的列祖列宗们,几乎都是以信徒的方式出场的。
顶马已经走到了广场。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顶气派、豪华、漂亮而又坚固的皇家轿子上。
一左一右,各自四名宫娥,掀开轿帘。
两个人,旖旎而出。
众人惊讶的眼珠子几乎都要突出来。
PS;今日到此:)明日也是晚上8点之前更:)
正文 1927.第1927章 唯我独尊1
两个人,旖旎而出。
众人惊讶的眼珠子几乎都要突出来。
那是帝后!
盛装出席的帝后!
左右,是御林军统领魏晨。他穿着红蓝相间的皇家制服,腰上一条亮闪闪的腰带,又高又挺拔,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宝刀,身后,御林军跟他一样,竟然胜过前面开路的仪仗队。
魏晨的旁边,是一名银灰色铠甲的将领,此人虎背熊腰,浓眉豹目,正是灰衣甲士的统领张杰。
这是灰衣甲士第一次正式露面。
也是张杰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和御林军的风貌截然相反。灰衣甲士,全是低调的,每个人的面孔都是平淡的,甚至包括张杰。就好像你在路上随时会遇到的那些北人,一点也不稀奇。
尤其是张杰,目光内敛,神色平静。
就如他的那一身银灰色的铠甲。
但是,某些识货的将领却看出,这一身铠甲,甚至要胜过魏晨的铠甲。
那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轻薄的材料制作,若非久经沙场的大将,普通人是根本就看不出来的。
魏晨和张杰一左一右,如两尊门神,威风凛凛。
帝后二人居中。
皇帝一身龙袍,那是用镶嵌了十二颗东海珍珠打造的九转明黄腰带裹着的明黄色龙袍,上面的渔网状的暗纹,全是镶嵌的同色系的米白深海珍珠,不大不小,完全一致;金丝线秀成的龙纹,腾云驾雾,活灵活现,仿佛一挥手,天空就会下起雨来。这样的龙袍,完全由绣娘们手工制作,几乎要上千人,前后半年才能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