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北国寒冷,需要烈酒驱寒,也更是英雄们必备的东西……大好男人,哪一个不喝酒的?”
太子不慌不忙:“戒酒令只是针对皇家子弟,父皇立下严格的规矩,不许我们酗酒,也并非是滴酒不沾。三位老王爷,你们在家喝酒,父王肯定没有干涉吧?”
三个老家伙面面相觑,这倒是,他们的子孙一般遵守法令,但他们自己,却是可以偷偷地肆意喝酒的。陛下在这一点上,并未强迫他们。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立下这条规矩?”
“父皇自有他的用意。而且,民间之人,也没有什么强制性的约束,而且,北武当方面有些僧侣,他们是戒荤腥和酒色的……”
“他们只是客人!客随主便!他们要戒酒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北国,当然就要遵从北国的规矩。如果禁酒令都不放开,还谈什么恢复祭祀法令?难道,陛下的种种法令,真如小道消息所说,都是为了针对神殿的?针对我们信仰的大神?”
三人的发言,尤其是京兆王,一次比一次严厉。
正文 1921.第1921章 陛下登场11
安特烈在里面的屏风处悄然听着,才明白,这三个老家伙是来逼宫的,也是替神殿试探太子的底线——看看陛下到底给了太子多少的授权。
他都暗暗替太子捏了一把汗。现在,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而且,最关键的是,稍微处理不好,就会将这些人推到敌人的阵营。
神殿自己不露面,却尽派出了皇室的人——也就是罗迦的兄弟们,叔辈们——让他遭受来自内部的围剿和压力!
这些人,到底是受到了神殿什么样的蛊惑?
神殿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看情形,陛下的意思是尽量争取和平解决。
但是,这个样子,是根本无法达到和平解决了。
他凝神静听,只听得太子的声音十分镇定。
“三位老王爷请不要着急。辩经会,是神殿和北武当之间的礼尚往来,父皇的法令,则是针对我们北国的具体情况,法令如山,既不可能朝令夕改,但是,也允许特例。该如何允许特例,则是父皇考虑的,也得看特例到底是什么原因!三位老王爷,该比我更加了解父皇的脾性,在他认为可以的时候,是绝不会犹豫的。父皇所做的一切,都是苦心孤诣,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北国的利益,不久你们就会明白的……”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三人一时,倒不好做声了。
这的确是北国的法令。难道神殿就必须凌驾于法律之上?
当初可是说好了,神殿的一切作为,必须维护北国的利益为最高宗旨。而且,若是帮着神殿,岂不是联合外人,故意打压皇室?
谁能承担得起这样的罪名?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所有人都慢慢地明白,要完成恢复祭祀法令,必然会引发一场极大的争斗——甚至是流血的争斗。
这是几位老王爷完全不愿意看到的。
正文 1922.第1922章 陛下登场12
就连安特烈也为他的回答叫好。
“三位老王爷,我代父皇坐镇,也不是为了其他,只因为父皇和皇后身子暂时微恙,父皇知道各位王爷信赖子侄,才放心让我坐镇,今后,一切要请叔叔伯伯们多多协助……尤其是东阳王,您是我们家族最老的长辈了……”
他完全是用了子侄的礼仪,以软化解硬。
这和他的父皇,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罗迦陛下适宜开疆拓土打天下,那么太子便是宅心仁厚的守成之君。
难怪陛下当初,非要用这个儿子做太子不可。
安特烈心想,也许,在如何做一个皇帝方便,这个表兄,比自己更加厉害。也更加适合。
还是最老的东阳王最是见机:“殿下,我们所做的一切,首先是要保证我们鲜卑族的万年江山,其他的,一切都得在这之后。”
京兆王却不以为然:“哪有这么严重?”
任城王也说:“不过就是恢复祭祀法令而已。这也是符合北国的传统。”
东阳王却语出惊人:“那倒不一定,最近,我怎么发现神殿的某些举动不是那么对劲?”
这一次,京兆王醒悟了,忽然问:“老王爷,你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神殿的举动,没有那么单纯。否则,他们岂会隔三差五地就寻到一些人,抓住杀了?”
另外二人对视一眼。
太子一挥手,言辞之间十分诚挚:“三位王爷不必再争论了。我和你们一样,都希望这只是一场单纯的辩经会,而不是牵涉到有关北国的争端和冲突。但是,结果如何,现在,得看神殿,而不是看父王!在我来神殿的前夜,太子府遭遇刺客,皇后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