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沉沉的,冬日天气短,刚过下午看起来就跟黄昏差不多,他听得山脚下远处有牧童的歌声传来。这样的天气,牧童还骑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走在方山的半山腰,那里有一片青翠的竹林,他是在那里砍下竹子的嫩叶来喂老牛的。
牧童懒洋洋的,似是不愿意干活,随意放开了牛,任凭牛自己哞哞叫着,伸长脖子吃竹叶。而他自己,则背靠着一丛竹林,懒洋洋地采一片叶子吹着不知名的调子。
正文 5136.第5136章 扫清障碍2
他的衣着很粗糙,外面一件极大的棉褛,看起来,不像饥寒交迫的样子,但是,也绝对谈不上富足。这些年,北国人民的生活很不错,冯太后陵寝之地周围又减免了赋税,人民不会穷,温饱还是可以的,所以,小小牧童长得并不算瘦弱。
拓跋宏听他悠闲自得的吹曲子,心内竟然一阵羡慕。他想起北武当的时候,也有许多牧童,太后也曾拉着自己的手教自己吹这样的曲子……也许,太后是去世得太早了,以至于来不及为他教导他的儿子……他遗憾地,如果有祖母在,那孩子是不是就不会变得那么坏?
如果自己只得一个妻子一个儿子,妻子不担心失宠,儿子不担心地位不保……是不是就不会有如此种种的背叛和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
或者说,是不是因为自己违背了太后的遗愿,做了一次爱情上的叛徒,所以,才会有今日之种种?
他也随手捡起一片叶子放在嘴边吹起来,呜呜地,和着半山腰的牧童。
太监们、侍卫们远远地站在他的身后,静静地听着,没有人明白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只心底暗暗地担心,陛下近日憔悴得越来越厉害,好几次,老太监都催促他应该召御医看看,但是,他总是不允,说他身体非常健康,用不着御医。可是,老太监毕竟已经跟了他这么多年了,对主上的心思大体上还是能够猜个十之八九的,他悄悄地从背后看过去,但见主上拿着叶子吹奏的手竟然在一阵一阵轻微的颤抖。当然不是因为冷,他穿得很厚,巨大的皮裘,厚重的战靴,他比最隆冬的时候都穿得厚。而且北方人向来耐寒,这样的一点儿初冬天气,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小意思。
可是,他为何冷得这么厉害?
就在这时,远处有一名传递消息的胥吏策马奔来。在规定的地点,他下马,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因为速度太快,他的额头上都是汗水,在冬日里发出一阵淡淡的烟雾。
正文 5137.第5137章 扫清障碍3
“禀报陛下,最新消息传来……”
拓跋宏接过密函,上面写得非常清楚,废太子拓跋恂的确已经抵达洛阳近郊,辅助他,随他同行的,有北疆六镇前任驻守长官的长子……
不臣之心,一目了然。
拓跋宏的目光落在远山,浑然不觉咸阳王的奔近,他跪在地上,声音一直在颤抖:“禀报皇兄……询儿……询儿叛乱属实……”
“幕后主使人是谁?”
沉默,死寂的沉默。咸阳王跪在地上,呆呆地看着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他和他,岁数相差只得三岁。他是弘文帝当年一怒之下,遍幸后妃所生下的产物……在某一年里,弘文帝忽然狂性大发,大肆宠幸后妃女子,几乎是来者不拒,那一年,他就生下了五六个子女……也就是那一年,他和冯太后彻彻底底成为了死敌,此后,终其一生也未能解开。
咸阳王虽然跪在地上,心里却那么愤怒,他抬起头,呆呆地看着皇兄平淡的面孔,他知道——统统都知道——
他的筹划,他的野心,他的不轨举动……他完全知道了,但是,却如看着一个小丑的表演,要让他自己一五一十,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完全暴露出来……
这才知道,皇兄并不是一只孔雀,他是一只厉鹰,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死路一条了……
“回陛下,怂恿小太子回洛阳的是北疆六镇前任将军宇文星,他是鲜卑老臣,对陛下迁都洛阳心怀不满,当时,他曾经大力反对过迁都 ,所以坚决不肯随行洛阳,又觉得他们驻守寒冷的北疆得不到重用,所以心怀怨愤,这才打着小太子的旗号生事……请陛下看在小太子年幼无知的份上原谅他这一次……”
说话的是太尉。
他的额头上一层涔涔的油汗,但是,比咸阳王看起来要好得多。对于让宇文星当替死鬼,他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不若咸阳王怕得那么厉害。大不了,让那个废太子牺牲好了,损害得了他们这些人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