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799.第4799章 弑父敬母3
就算一些超级著名的大贪官都可能是孝子——比如明朝最清白的海瑞和最贪污的严嵩,他们品德,为官相去十万八千里;但都是鼎鼎大名的孝子。尤其是海瑞,更是孝敬母亲的极端典型,为了海太夫人的喜怒,居然极度休妻,还有一些小妾不明不白地死去。
但是,没听说过“侍父至孝”——而且,君臣之间争斗,父子之间篡位,皇帝可以杀了儿子废了太子,儿子也可以弑父,历史上父子相残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几千年历史下来,从无任何记载任何皇帝曾经——弑母!
纵然秦始皇的生母偷情,又生了两个野种,但残忍如秦始皇,也只是把生父吕不韦毫不犹豫地杀了,把两个野种弟弟摔死了,而那个风流****的生母却毫发无损,晚年还是被秦始皇安顿在皇宫,享尽了皇太后的荣华富贵自然老死。
后来很多人研究秦始皇,这个焚书坑儒,动辄活埋几十万人的大暴君,生父也杀得,儿子也杀得,为何他这个偷人的老母就杀不得?
更典型的是郑庄公,他的母亲武姜生他时难产,脚先出来,头后出来,差点要了武姜的命,所以武姜就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弟弟。、
可怜的郑庄公,母亲难产当然不是他自己的错,但却从此受到生母极度的厌憎。这个武姜太后很不地道,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却伙同小儿子篡夺大儿子的皇权,结果失败后,小儿子当然被杀了。郑庄公不好意思杀了自己的生母,却发誓,母子之间恩断义绝,不到黄泉不相见。可过了没多久,郑庄公又觉得这样不好,于是,一个大臣向他献计“你何不挖一个密道跟太后相见”?
果然,庄公就令人挖了一条通往太后宫殿的地道,一直挖出泉水为止——既然到了黄泉,母子就该相见了。
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武姜太后也得享天年,富贵到老死。
可以想象,这样的敌对矛盾——如果是换成父子之间,那么父亲还会有命存在?
正文 4800.第4800章 弑父敬母4
而且拓跋家族自己就是典型,历代都出现了弑父的情形,太祖、高祖都是被儿子杀死的。就连老先帝罗迦也是众所周知被三皇子杀掉的。当年三皇子用涂抹了的毒箭刺杀于他,一代战神从此埋骨黄沙(当然,无人知道罗迦大人其实并未死掉。)。
只有到了弘文帝这一代,虽然弘文帝英年早逝,大家传说他是被冯太后毒死的——因为那时候,他的儿子们最大的才六岁,其他的才两三岁。
甚至有人暗地里狐疑,如果弘文帝不是死得那么早,再活个一二十年,等他的儿子们长大了,他会不会同样逃不过这样的噩运??
纵然是拓跋家族百年的最大灾难里,不停地父杀子、子戮父,却也从未出现过母子相残——无论多么忤逆的皇帝皇子,几乎都不可能去杀害母亲。
更有趣的是,往往逆子们要弑父的时候,往往他们的母亲是和他们同一阵线的。
真是奇怪哉也。
纵然是粗鲁不文的鲜卑大臣们,也都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人人都没法反驳皇帝大人的话。甚至暗地里揣测,陛下大人此举是为了什么?另一重含义是不是担心自己也逃不过这个可怕的魔咒?还是趁此机会打着别的旗号把儿子们都远远地赶出去算了??但是,大家纵然这么想也不敢说出来。皇家大忌,就连当初冯太后也是绝口不提的。
拓跋宏见人人都无言以对了,他镇定自若:“既然如此,各位还有什么说的?”
东阳王急红了眼:“陛下……这可万万不行,想当年陛下的先帝爷爷也曾有过此举……当年先帝把妃嫔们都发配到各自的封地,只留下冯太后在六宫……”
拓跋宏奇道:“既然你们知道先帝爷爷也有此例,何故还要横加阻拦?又不是自朕开始的规矩。先帝此举难道你们挑出了什么错误?”
“这……就是因为先帝的举措,才有了冯太后,才有了后来我们这些鲜卑人的……”
东阳王一说出此话,就知道坏了。
正文 4801.第4801章 弑父敬母5
他的本意是,就是先帝罗迦当年遣散妃嫔独宠芳菲,才让后来的冯太后有机可乘,把持朝政多年。
一个女人,独断专行,推行改革,但凡不听话的鲜卑大臣们都给杀了,鲜卑人的天下逐渐地变成了汉人的天下。
她可谓是鲜卑人的大敌,这和太祖遗训,不许女人干政是大有违背的。不然,还要专门立一个“立子杀母”的制度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