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自己挟带着私货,要群臣们通过似的!
况且,还有绿云罩顶的嫌疑!
自己,竟然在为情敌大开方便之门呢!
他冷笑一声,一把就将奏折名单撕得粉碎,怒吼一声:“吵嚷什么?滚下去!都给朕滚出去!”
群臣忽然见弘文帝大发雷霆,都不知所措跪下去,不明白自己等人到底哪一点得罪了他——大家申讨的可是冯太后,而非他陛下大人啊!
“滚,都滚出去……”
群臣还跪着请罪,弘文帝已经拂袖而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祸福,弘文帝此人,关键的时刻,向来高深莫测,谁也不知道,他的发怒是因为冯太后还是自己等人。
这一日,通灵道长正打坐,弘文帝来访。
老道益发地鹤发童颜,道观的清风明月,平静无波。弘文帝坐下,叹道:“道长这里可好,又清静,又寂寥,真是休养的好地方。”
道长笑道:“陛下许久不曾来此道观。今日是有空了?”
“道长,你们清风明月,何尝不好?这世界上,大多数人为了利益,权位,整日厮杀,战战兢兢,就是坐了皇帝位,也没那么愉快。”
通灵道长听出了他话里的话,笑道:“陛下,你听这北武当的清风明月,有何感觉?”
弘文帝闷闷不乐:“风还是风,山还是山,我听不出什么两样。”
正文 3653.第3653章 计杀李奕11
“陛下,虽然同样是风,但是,风的声音还是不同的。比如,在一个强悍的人听来,风言风语,捕风捉影,能去就去,听而不闻!是为‘耳硬’!昔日的先帝,太祖等人,无不是耳硬之人,所以,他们开创了北国的大好局面。而大自然的虫鸣鸟叫,花开四季,则一概听过,自己没得任何选择,这便是‘耳顺’。比如老道这种出家人,无论什么声音都听进去,一笑了之。当然,陛下则宜‘耳硬’!”
弘文帝自言自语,怎样才能耳硬?
他冥思苦想了很久,仿佛一个即将入定的人!
好一会儿,才站起来,一拱手:“多谢道长指教!”
道长捻须一笑:“陛下好走。”
弘文帝住的玄武宫,后面有一汪温泉。弘文帝本人经常在这里泡温泉,尤其是夏日心神不宁的时候,他最喜欢在这里泡上一个时辰,冥思苦想。
这一日,鲜卑大臣们来求见弘文帝,因为地方官员的提拔问题,他们不知道弘文帝到底为何而怒,一来是赔罪,二来是想继续劝谏,设法让陛下取消这份名单。
弘文帝正在沐浴,太监们就叫鲜卑大臣们等着。
很久,弘文帝都没有出来,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大家因为是等在很外面,而且,鲜卑大臣们自来保持着奴隶制民主制的议事作风,不可能像汉人大臣们战战兢兢,顾虑诸多。大家等不耐烦了,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份名单就是有问题,汉人益发地不像样子了,大大僭越了……”
“依我看,肯定是李奕等奸臣鼓动冯太后立下的,陛下,是不好拂逆她的意思而已……”
“冯太后越来越不像样子了,如此纵容李家兄弟,以后,天下都要变成李家的……”
“还有高闾等人,贾秀等人,这样下去,我们真的要完了……”
正文 3654.第3654章 计杀李奕12
“闹什么太学?现在我们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再太学下去,我们就彻底落在汉人后面了……”
……
因为李冲,王肃等实在太过能干,而且,跟冯太后,谈不上什么暧昧,所以,目标便全部集中到了李奕身上。都知道,只有攻击李奕是最有效的。
“李奕这家伙,一年四季跟着冯太后,一直在慈宁宫行走,这么多年,也不知道避避嫌疑……”
“他避忌?他才不会呢!他益发嚣张了,有太后撑腰,他怕什么?上一次亏空国库,还不是扳不倒他!铁证如山,亏空200万两啊,看看,我们鲜卑人,贪污一百两就被杀头了……”
“得想法解决李奕等人,就是他们在太后身边不停地煽风点火,乱出奸计……”
“可是,陛下怎么肯?他还不是要照顾太后的面子……”
……
众人正讨论到激烈之处,忽然听得一个声音:
“要除掉李奕兄弟,朕有一个好计划!”
众人一看,正是弘文帝从门里出来。他刚沐浴完毕,身上披着一件宽大的浴袍。抬手擦了脸上的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