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李怀玉摇了摇手,“皇后的帖子送来了吧?她想得周到,你到时候将宣儿好生打扮一番。让众人都瞧瞧,朕的儿子!”意气风发的模样,与林清此刻低落的心态形成了对比。
她微微蹙眉,“莫非这宴会不是宫中众人聚一聚就算了,还邀请了其他人不成?”
“那是自然,宣儿是朕的第一个儿子!他满月的时候并未大办,百日的时候,又恰逢太后千秋节,也没有办。朕每每想起,心中都十分愧疚。如今周岁了,自然要正式的介绍给宗室和朝中重臣的。”李怀玉道。
只这一句,林清就将准备好的话全都收了回去。
她想说,寒冬腊月的,在御花园并不十分妥当;她想说,木兰的孝期还未过去,虽然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也合该低调些;她想说,这个孩子受到的关注已经够多了,不必再出风头……
然而,让李怀玉亲自将宣儿介绍给朝臣,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皇长子,先皇后所出,名分上便占了优势。只要皇上能够一直这样重视他,将来……
林清不知道这个将来,对李谨宣来说好还是不好。她也不知道李谨宣是不是会喜欢这样的生活。
可是她知道,不论将来登上那个位置的,是李谨宣的任何一个兄弟,他们都不会容许他这个占着嫡长名分的大皇子继续活着。所以,他没有选择。
“皇上疼爱宣儿,是他的福气。”最后,她咽下了所有的话,笑着如是说。
还不懂事的大皇子咿咿呀呀,一双明亮的眼睛弯起来,对着李怀玉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龙潭虎穴又如何?在这宫里,早该习惯了这些东西的存在才是。林清笑着想。
- ,
正文 213 紧急的军情
李怀玉这几日的心情都不错。【
又到了年末,一年就这么平平顺顺的过去,对他来说,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自从登上皇位,他兢兢业业,就是希望能够国泰民安,如此他这个皇帝,也就当得不冤了。
今年他尤其高兴,是因为永宁四年终于要到了。
父死子继,三年不改其道。这是三年来他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少年天子,最郁闷的地方就是,老臣们总是以年纪来否定天子的政策。更有些人,抓着‘这是先帝定下的国策’当做免死金牌,浑然不顾这国家早就换了一个主人。
然而成国以孝治天下,他便是这天下的表率。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孝,这三年不改父道,亦在其中。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迫切的希望永宁四年快一点到来,这样,他准备了三年,被人反驳了三年的治国之道,才能有施展的地方。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拦住他。
尤其是永宁二年科举录取的人,如今都已经安插到了各个部门之中,成为中坚力量。
大年下的,天子心情好,大臣们也无意给他添堵。况且这时候商议的,多是赏赐之类的事情,也没什么可以争辩的。是以一时之间,竟是君臣和谐。
然而李怀玉的好心情,只保持到了腊月十二。这一日早朝,照例是一番歌功颂德。或许是因为前两年的政策起效,所以今年虽然大雪,然而京城附近受灾情形,却是比之前两年有了很大的改观。
此事是李怀玉一人主导,如今有了这样好的成效,他心中自然得意。听到朝臣们的赞誉,脸上都是笑意。
然而在早朝快要结束的时候,一骑快马直奔皇城,送来了边疆的最新急报。
“报北定城紧急军情!”今日在外头值班的是郝佳德的徒弟小泉子,他见战报来得急,便做主送了进去。
李怀玉听到这声音,心头一跳。下头正在小声说话的朝臣们也都安静了下来。
那个连衣裳都未来得及换下的兵士,一身泥水的被带上了金銮殿。
他手捧着加了三道朱砂的紧急军情,“报北定城被羌人攻破,守将胡楠战死!”
李怀玉的手指一抖,却仍是镇定的示意郝佳德下去将战报接上来。然启封时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的情绪。
站在丹墀之下的朝臣们,也都是面面相觑。这大年下的,来了这样的战报,怕是不太妙。
李怀玉将战报看过,沉默了半晌,才道,“北定城被羌人攻破,守将胡楠战死。仅逃出了三十几个士兵。幸而北定城的百姓,早在之前围城之时,便已经被黄大将军用计全都撤了出来。”
五月的时候,边境便不怎么太平。当时朝中有人建议增兵,有人认为留守的将士足以应付。更有甚者,甚至可笑的让朝廷与羌人议和。那个官员被李怀玉当场摘去了顶戴。
后来查实了,羌人乃是因为去年冬天死去的牛羊太多,食物短缺,又起了内讧,便有一部分人南下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