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总有万一。总会有孩子想要逃离这个地方的,只是看运气好坏,能不能碰到罢了。一定要试一试,才能知晓结果。
这次他们二人前来,若是能带走一两个孩子,那也是好的。
对于她的这个想法,段溪桥倒是十分赞同。故而才有了现在的这一试。
男孩警惕地看着傅倾饶,语气平淡地说道:“我不走。我为什么要跟你走?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我干嘛不留下来?”
“继续在这里会死的!”傅倾饶低低说道:“若是可能会死,你也要留下来?”
“家乡闹饥荒,死了好多人。爹娘兄弟姐妹都不在了,就剩我一个。我离开这里,没吃没喝,可能也会死。既然都是死,干嘛还要大老远跑走?”
孩子的眸中满是怀疑与冷漠。
而就在一墙之隔,那边的空地上,新翻的土下,埋着几个他刚刚死去不久的同伴的尸身。
面对这样的情景,傅倾饶忽然觉得词穷了。
她知道自己的说法太过苍白无力,可她不知该如何向一个孩子解释这一切。
两人刚刚朝门口走去,那个孩子就突然高喊起来。
好在他们来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飞身掠起,朝着高山上奔去。
许多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二人疾速飞掠。
傅倾饶心里堵得难受。
为了那孩子语气中的冷漠,也为了那孩子凄惨的身世。
段溪桥抽空拍了下她的肩。
傅倾饶便想到了进去前段溪桥说过的话——“若是不行的话,我们就回去找王爷帮忙。他若是肯出手相助,我想,这事不难办。”
她叹了口气。
就算楚云西现在处境堪忧,但是,这事还真就只能他帮得了忙。
傅倾饶刚刚点了头,示意自己无碍,突然,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追赶他们的人齐齐止了步子转而奔向来人,他们思量了下,也闪身躲到一处安全的地方,贴紧墙壁静立不动。
不多时,有勒马声和下马声传来。紧接着,响起了一个人紧张的轻喊声。
段溪桥稍稍侧过头看了眼,见到剩余的两名近卫闻声赶了过去,那个匆匆跑回来的同伴便急急开了口。
“不好了!陛下怕是不行了!你们也赶紧回去!”
☆、第124章 禁
因着必须绕道而行、不能让那些近卫发现,又怕城内出现异状,若是回的晚了可能会进不去城门,段溪桥和傅倾饶卯足了劲儿拼命追赶,好不容易在近卫到达之前赶进了城。
城内依然和乐融融,一片热闹景象。
到底是楚涵宣病危之事还掩藏得很好,亦或是那消息根本是假的?
二人片刻也不敢耽搁,匆匆赶往明府,去见明学政。谁知还没进大门,稍稍问了门房的人几句,便得知明学政已被急诏进宫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当时来的是有多少人?都是些什么人?”
面对段溪桥的连声问询,门房的人有些迟疑。直到傅倾饶也出声问了一遍,方才说道:“就是一个多时辰前。来了大概五六个人,为首的是个公公。明大人好像叫他……”
他拖了半晌没想起来,旁边一人凑过来接道:“是黄公公。以前他老人家也来过,奴才认得。”
黄公公亲自来请首辅大人进宫?
近卫们传的那件事情……八.九不离十了。
两人朝外走了几步,停在了一处人少的地方。
段溪桥不由沉吟,“我们设法进宫一趟?”
“这个时候?”傅倾饶踌躇了下,说道:“我想还是先去寻王爷,和他商量一下这件事较好。”
虽然听她提到楚云西心中着实不情愿,可段溪桥也明白,这种时候,着实需要楚云西的帮忙。如果楚涵宣真出了什么事情,一下子就交代了,有楚云西在,不会出大乱子。
只是他并不赞同傅倾饶的提议。
“是要见王爷一面。不过,得是有法子救他出来的时候再去见他。不然这个时候打草惊蛇让人想起他来,立刻进行阻挠,必然会麻烦许多。”
“光明正大救他出来?谈何容易。”傅倾饶喃喃自语。
他待的是什么样的地方?那些人怎么可能让他就这么离开!
“事在人为。总归会有法子的。”段溪桥如是说道。
左思右想不得其法,时间又不等人,傅倾饶决定听从段溪桥的提议,先进宫一趟看看事态如何。至于救楚云西的法子,可以在这段时间好好想个主意。
二人为了避人耳目,让明家的马车送他们入宫。有人问起来,只说是傅倾饶得了一本新的好书,要去宫里给太后念念。
路上段溪桥一直盯着傅倾饶的双手看。傅倾饶本还有些不自在,待到看清他眼神澄澈显然是在想事情,就也释然,放松下来任由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