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
方让给人的感觉还要温静平和一些,内敛一些,锋芒里藏。而且他眼角多一颗缱绻的泪痣,即便笑着的时候也有一种独特的忧郁。
程白不可避免地恍惚了一下,但也仅仅是那么一下罢了。很快她就笑了出来,一副已经失忆的模样,轻描淡写地挑了眉,问道:“哦,你谁来着?”
“……”
俞承的面色顿时铁青。
作者有话要说:
一、先说一下前文主要修改的部分。
1、英国那边博物馆的性质,明确为英国马乔博物馆(虚构),性质上属于私人博物馆,区别于公共博物馆。这条修改可能不会在文里体现出相关剧情,但如果没有就是重大bug了。
2、程白给肖月打电话,迫切等待的关键性证据,修改为意大利警方那边的某份案情报告(尚在伏笔阶段)。
二、再说一下文物返还官司。
国内其实没有这个领域的专门律师,甚至基本没有个人律师代理,都是团体或者公益诉讼的范围,国家有一部分的专项资金,但跟流失文物的数量和跨国诉讼的难度相比,杯水车薪。
詹培恒这个角色属于理想化的虚构。
三、文里会出现的庭前会议、证据jiāo换。
因为需要在一个剧情阶段内把故事讲清楚,还要相对地有可看性,所以这个阶段也会出现跟庭辩戏一样的情况,会悬浮,跟实际情况不符合等等。
四、跨国诉讼基本都是长时间战役,就算是普通的民事诉讼也有很多拖很久,但行文需要这本书里出现的所有案子都会在1-2个月之内搞定,不然一个案子拖半年,男女主真的没办法写。
就……
第51章 十级嘲讽
这种感觉像什么呢?
大约像是一只小蚂蚁, 走到了一头大象的面前,自以为熟稔地跟大象打了个招呼,告诉它我们以前是见过的。可大象垂着眼皮看了他一会儿, 却迷茫地问:不好意思,你谁?
比起大象来,程白连“不好意思”这四个字都省了!
一个“哦”字, 透出满满的自负与蔑视!
这种感觉真跟被人打了一巴掌没区别。
俞承没想到, 三两年过去——
程白还是那个程白。
就算处境全然不如以前了,可给人的感觉竟然一点也没变。当年能微微颦蹙着眉, 翻过他简历后, 凭借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 就否了他的面试, 让他与如日中天阶段的乘方失之jiāo臂;如今也能微微讶然地露出些许的迷茫, 理所当然又十分不将人放在眼底的问他是谁。
果然在这种大par眼底……
小律师是真的什么都不算啊。
可今时真的不同往日了。
乘方注销。
方让走了。
程白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
这一瞬间, 俞承真的很想要嘲讽, 但又实在有违他素来的作风。记恨程白一回事, 风度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在脸色铁青了半天之后,竟未发作。
面对程白这无论如何都会让人不慡的回问, 他笑了一笑, 虽然有些僵硬,但还算得上儒雅有礼:“不怪程律不记得, 距离您当初面试刷掉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有些年。重新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俞承, 原告方的代理人,尚正道律所的普通律师。”
“普通律师”几个字咬了重音。
一旁坐着的法官和书记员都忍不住抬起头来看了一眼。
程白可是大par啊。
英国这边的原告竟然找了个“普通律师”,也不知到底是太轻敌,还是以此表达对程白的蔑视,又或者是……
这个叫俞承的律师,非常厉害。
但不管如何说,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的等级并不对等。
一个大par和普通律师……
如果赢了,别人觉得理所当然,没什么好chuī嘘的;如果输了,还要被大书特书一笔,从此留下一页洗不清的黑历史。
相应的,这位普通律师便可声名鹊起了。
上一案的钱兴成不就是抱着这种想法吗?
不过俞承和钱兴成又不一样了。
俞承qiáng调自己尚正道普通律师的身份,为的不过是讽刺她当初的有眼无珠罢了。
尚正道可是老牌儿红圈所。
一个有足够资格进红圈的人,竟然在当年面试乘方这种才建没几年的新律所的时候被刷掉,换了普通人,怕早就面红耳赤了。
但程白毫无反应。
在听完俞承的自我介绍后,她平平淡淡地点了点头,又“哦”了一声,毫无波澜地道了一声“你好”。
然后坐下了。
“……”
“……”
“……”
就、就坐下了?
没有旁听者的庭内忽然就一片诡异的安静,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男法官和这一次因为案情复杂所以同来听证据jiāo换的合议庭成员们一时都有一种瀑布汗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