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纯真的娃娃完全没有半点隐瞒,嘟着粉粉的唇,“娘说没有您就没有她和弟弟的平安,您如此好心的人不能无后。”
无后!
又何止是我?
他们,怕都是未娶。这些年四处行走,坊间流言听得多了,唯独没听到他们成亲的消息。
我们有风家的姓氏,谁都没有为风家尽孝。
娃娃在我怀里扭动着,拽着我腰带上的穗子玩的开心,“风姨快点回去嘛,我还想您一会带我来看河灯。”
“好,好,好……”拗不过性急的小子,我转身朝着河岸边的人家行去。
十年,我不曾再踏足这曾经属于“红云”的京师,属于我成长的地方。随着游历的步伐才回到这里,却碰上小笙的娘即将临盆,胎位不正和产时过长,眼见着就是一尸两命。
救了她,她却因为元气大伤久久卧床,不忍她那憨厚的夫君手足无措不会照顾,我索性留了三个月,这三个月的照料,让我来不及多走几步去看看曾经荒废的风家大院,唯有面对着清清的河水,遥望前方不远的那座石桥。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放在心里太久的东西,会在熟悉的景物前一一展现,心里遗忘的过去,清晰的就如同昨天。
“风大夫。”小笙的爹热情的招呼我,憨憨的笑容透着河边人家特有的朴实,“今天晚上您去河岸边走走,您外地人不了解,今天晚上可会好好热闹一番。”
我默默的点头,清浅展颜。
“前面不远处的‘情缘桥’您可能不知道吧。”他笑容可掬,“传说在这里遇到自己的爱人,就能携手一生的呢,我和孩子他妈,也是在这里结识的。”
里屋里传来娇嗔,似是责怪他将陈芝麻烂谷子翻出来说,不难听到声音里的甜蜜,让人意会。
“情缘桥”,爱人,一生一世。
多么甜蜜的字眼,恍如隔世的记忆。
“您去走走,再放个河灯,说不定就能遇上自己一生的伴侣。”他犹在说着,“您这么好的人怎能没有好男人疼,老天一定会保佑您的,一定。”
笑笑,已是食之无味了。
索性放下手中的筷子,“那我可以现在去看看吗?”
“嗳、嗳。”他连声应着,急急的拿起一个河灯放到我的手中,“这个是我自己扎的,您要是有什么心愿就写上,放进河岸中就行了,别嫌粗糙。”
“怎么会。”我莞尔,牵上小笙的手,“走,风姨带你去看河灯。”
河岸边,笑语片片,河水倒影着岸边的景色,黑色中波光粼粼,小小的河灯在水中悠悠荡荡,超着下游缓慢的飘去。
问岸边的卖灯人借了纸笔,在手中的笺条下写下自己的心愿,冷不防拥挤的人群一阵热闹,挤撞上我的身体。
趔趄中,来不及看身边鲁莽的人是谁,我急忙抓上小笙的手,保护着小娃娃。而他,紧紧揪着我的裙边,忽闪的一双眼,好奇的望着我。
不敢在人群中多待,我抱起小笙行到河岸边,小笙纤细的胳膊绕着我颈,怀里抱着河灯,忽闪的大眼睛盯着我手中的笺条,“风姨,为什么要写心愿?”
我拍拍她的小脑袋,“河灯早些时候是为了祭奠离去的家人,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哀思。后来,就成了许下心愿的传统。”
“那心愿都会实现吗?”他的眼中闪着渴求的光,“爹爹说,他许愿娘亲以后都不会再遇到任何病痛,一家人快快乐乐。”
心愿都会实现吗?
我许过清鸿一生一世,我许过翊扬不离不弃。清鸿许过我远走大漠,翊扬许过我深隐山林。
当一切已成过往,那些承诺与心愿,就成为心底抹不平的伤痕,在摩挲间留下一声喟叹。
或许,也正是因为不确定和恐惧,才有了心愿,只为了让自己更加的坚定,所以才有了心愿往往无法成真的一语成谶。
我紧了紧怀里软软的娃娃,肯定的点头,“当然可以,只要你许下了心愿并且坚定的去做,就一定能实现。”
将笺条塞在莲瓣间,慢慢的蹲□体,手中的纸媒擦着火光想要点燃河灯中的烛火,小笙乖乖的在一旁蹲着,撑着脑袋看我的动作,“风姨,你许什么心愿啊?”
蜡烛被点燃,光从莲瓣中透了出来,映的花瓣粉粉嫩嫩的。
曾经的我,对这样的行为是不屑一顾的,总觉得太过无稽和自我安慰了。许是年纪大了,许是牵挂多了,便也随了俗的开始祈祷,祝愿。
“许两个人的健康平安,娶妻生子。”我笑着,将手中的河灯小心翼翼的伸了出去。
十年了,他们可好?
十年前,我也曾站在河畔,看着一盏河灯在水面漂走。十年前,也曾有人在“情缘桥”头蓦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