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公,臣妾恭候多时(182)

楚帝道:“你有此心,不怨恚,倒是好的。”

君无忌道:“无忌不敢。”

楚帝说道:“那好,你去……见你母后,将此事同她说明,她是何反应,你回来跟朕说,不可隐瞒。”

君无忌愕然看向楚帝,楚帝说道:“怎么,你以为她会不知道么?你瞒着不说,她以后反倒更不高兴,去罢。”

君无忌叩拜而出,前去见皇后。

秉娴却仍不得离开,殿内静悄悄地。楚帝道:“看到朕如此处置,你是不是很失望?”

秉娴道:“微臣怎么敢?”

楚帝说道:“无忌输了,在此事的处置上,他太让朕失望了,倘若定他为皇太子,将来朝政或者天下,大概就是皇后家的了。”

秉娴慌忙跪地,楚帝道:“你跪什么?”

秉娴道:“殿下无非是太过孝顺,经过此事,必定会警醒自己,不会再重犯了。”

楚帝说道:“你还想替他说情?给朕起来!”

秉娴缓缓起身,楚帝说道:“实话跟你说了罢,朕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无忌,朕中意的人是雅风,只不过他太温和了些,当皇帝,太温和是不行的,这一回让雅风去处置南边之事,就是想让他杀几个人,磨磨他的血性。”

秉娴变了面色,身子微微发抖,楚帝下了龙椅,走到秉娴身边:“怎么了?你好像很害怕。”

秉娴不说话,楚帝道:“是替无忌遗憾么?最好别再如此了。”

伸手在秉娴的侧边颈上摸过:“你看,伤得都愈合了,这几天你颇为小心,没有再伤,很好,以后也要如此,不仅自己不能伤到,也不能伤到别人,否则,朕会下令砍了那伤人的……花树。”

秉娴低头:“微臣……遵命。”声音略带一丝颤抖。

君无忌去向皇后说明南边之事,不知后续如何。只是朝野之中,少王雅风的名头日渐响亮,连秉娴在钦天监里都有所耳闻。

又十几日,少王雅风从南边返回玉都。具体如何,秉娴不太清楚,只听闻少王爷仁义,此行虽说斩了几个领头叛变的乱民党,却也拿下了不少贪吝民脂民膏的地方恶霸,如今南边的流民之乱已经平定。

皇帝对少王也颇为信任,前去南边赴任的几名官员,都是少王雅风亲自挑选的亲信,他门下食客众多,能人才人层出不穷,少王因才施宜,调任了几个清廉聪慧的好官前往南边,将因乱民而导致境况越发萧条的南边极快地治理扶持起来。

经过此事,少王雅风的名头,竟渐渐地盖过了御皇子。至于西罗方面,西罗女皇暂时也同意言和,不起刀兵,但对御皇子来说,此功,却仍旧抵不过对于南边皇后娘家亲戚贪吝,他“知情不报”,“祸国殃民”之过。

皇后经此一变,元气大伤。皇帝也将她好一顿申饬。

少王回玉都那日,秉娴人一直在钦天监未出,只听闻外头极为热闹,百姓们竟仿佛过节一般欢腾。

一直到晚间,宫内才有太监来,传旨要她进宫。

秉娴换了衣裳,跟随太监入宫,进了午门望内,一盏琉璃灯在前引路,两边夹道憧憧,红色的墙变作深红色,往上竟是黑色。

静默默地,将到了皇帝歇息的乾清殿,迎面有人威风凛凛而来,太监引着秉娴往旁边站着躲避,那人径直走过身边,太监正要再走,那人却又停下步子,道:“蓝大人?”

秉娴心头一跳,赶紧上前行礼:“见过少王殿下。”

“这么晚了,你入宫做什么?”少王的声音,有些冷清。

“陛下传召。”秉娴垂头回答。

少王沉默,片刻后才涩声冷道:“我听闻你最近成了陛下面前的红人,如今看,果然如此。”

秉娴不语。

少王淡淡道:“你好自为之罢。”说完之后,脚步声又起。

一直到他转身离开,秉娴才能抬起头来看,看到的,是少王的背影,如许端直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层层宫阙之中,消失在浓墨暗夜之中。

太监道:“蓝大人请。”秉娴恍惚回身,跟着望内,一直走了许久,才回过神来,道:“这是去哪里,好似不是乾清殿。”

“皇上今晚上在西苑歇着。”太监低声道,“蓝大人留神。”提起灯一照那高高门槛。

秉娴答应了声,迈步进内,却蓦地发现几名侍卫直挺挺地站在门边,若守卫之状。

太监引她进门,将殿门推开,秉娴迈步入内,太监却不进来,将门缓缓带上。

秉娴皱了皱眉,星眸里头光影闪动,向前走了几步,并不见人,她停步道:“微臣蓝贤,奉旨前来。”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不见回应。

秉娴再走几步,忽地听有个声音道:“进来。”似是个宫娥的声。

上一篇:木香记 下一篇:灯塔里咖啡馆

八月薇妮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