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一美人(213)
杨宗道:“圣人自己的亲卫为了护住龙气,都留在道观了。”
靖安长公主继续道:“国宴之后,还有家宴,你想的话,放到家宴再说。”
“儿子知道。”
靖安长公主将杯盏端至嘴边,轻声道:“使臣进皇宫前,鸿胪寺的人可都搜过身了?”
陆宴摇头,“说是搜过了,可鸿胪寺的主事,是许康林。”
许康林,许相的亲弟弟。
就在这时,许后侧头道:“长公主的头疾可是好些了?一连病了几个月,本宫甚是忧心。”
成元帝看向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妹,眯了眯眼睛,深吸了一口气,“靖安,朕在观内,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若是身子不舒服,就、就同朕讲,朕找太医给你治。”
靖安长公主看着自己的兄长如今连话都说不连贯了,心头不禁隐隐发颤,“老毛病了,劳陛下和娘娘费心了。”
成元帝皱眉,哑声道:“老毛病就……”
这厢成元帝的话还未说完,殿内的纵横交错的幔帐忽然起了火,顺着风,火势瞬间蔓延开来……
许后捂着胸口惊呼,“还愣着作甚!”
有人喊:“大殿走水了!快拿水来!”
“再那些沙土。”
成元帝颤微微地起了身子,那六十六名伶人中的一个,忽然跃至桌上,以臂为弓,从胸口掏出几支短箭。
朝成元帝的方向“咄咄”地射了过来。
许后吓得跌坐在地,陆宴一把推开长公主,眼疾手快地接住了一支,大喊了一声,“护驾!”
可人的反应,到底是没有箭快。
陆宴当在了成元帝身前。
几支箭从耳边穿过,几支箭直朝他的胸口刺来……
片刻之后,一股血涌上了喉间,成了一股火辣的腥甜,他的身子渐渐倾斜,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多了点点血迹。
靖安长公主瞳孔微缩,胸口似有重石坠下,耳鸣声响起时,她嘶吼了一声,“宴儿!”
纵情作乐的一场夜宴,忽然鸡飞狗跳,像一场十分荒诞的闹剧。
陆宴阖眼之前,看了一眼渐渐模糊的雕梁画栋。
他轻轻地勾了一下唇角。
为大晋百姓。
为臣子本分。
为救驾之功。
第105章 (微修)
(接前世回忆)
宫女太监奋力扑着火,镇国公带兵护驾,成元帝趔趄一步,盯着陆宴胸口的短箭粗喘。
靖安长公主双眼通红,颤着手掌,声嘶力竭道,“唤太医!”
闻言,成元帝也跟着厉声道:“给朕唤太医过来!”
数名太医疾步赶来,陆宴被抬到了离含元殿最近的长西阁。
屋内烛火摇曳,人心惶惶,靖安长公主颤着嗓子道:“可有性命之危?”
闻太医汗如雨下,“回禀长公主,这箭矢虽穿透了胸口,但好在避开了要害,臣愿尽力一试。”
“只要能让三郎醒过来,朕重重有赏。”
过了好半晌,
闻太医回首将箭矢扔进来铜盆里,发出了“噹、噹”两声。旋即,低声对另一位太医道:“把止血的粉递给我。”
许皇后心有不甘地盯着那斜斜放置的箭矢,忽然想起了葛天师同她说的话……
“娘娘,那香丸虽能迷惑心神,却要不了人命。且陛下从不许泓大人离身,贫道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泓大人身边亮刀子。此次劝泓大人留在观内守护龙气,已算是冒了大险,再这么下去,还能瞒多久?倘若圣人反应过来,这世上并无长生不老之术,一切都是娘娘谋划的,那娘娘该当如何?太子该当如何?”
“眼下贫道虽能讨的几分信任,可帝王生性多疑,只要事关兵符、兵权圣人绝不容我置喙半句。”
兵权,这是许后的心结所在。
毕竟,若无兵权,太子永远都是太子。
“娘娘做的事,早就没有回头路了!”
许皇后暗暗摩挲着虎口,若有所思。
陆宴醒来的那天,距万国来朝之时,已过去了足足大半个月的时间,月初的弯月变了样子,白玉盘似的圆月高悬于夜空。
半个月过去,靖安长公主隐隐有了崩溃之势,她在屋内反复踱步,蹙眉问太医:“若无性命之危,为何这么久都没醒过来?他久未进食,再这么下去……”剩下的话,长公主不敢说。
院正硬着头皮道:“长公主息怒,臣日日都给陆大人喂了米汤,想来还能撑一阵子……”
就在这时,陆宴缓缓睁开眼,朦胧间昼夜难眠。只瞧见屋内站满了人,母亲,成元帝、许后、太医皆在。
许皇后眸色一亮,惊呼道:“呀,三郎这是醒了!”
靖安长公主快步走到榻边坐下,见他神色飘忽不定,柔声道:“你可能瞧见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