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来我农家乐(60)
直到他到旁边看了好一会后才明白,徐姑娘的脑海中没有货物的位置,可是一直带着的手机上却有。
那什么2-5-3211。
按照顺序排列,第一个是货架的编号,第二个是层数的编号,第三个才是物品的编号。
这法子好,清晰明了。
只是人人都自己寻找自己拿出去,难道不会有人偷拿吗?
很有忧患意识的杜甫问了这个问题。
徐雪筠也没奇怪,因为自助拿快递的地方其实也没有很多,还有很多小的快递驿站都是统一让快递站的工作人员扫码出货的。
“你看那个墙角,好多个摄像头呢,每一个货架都照得清清楚楚的,出库的时候还会拍照留存,拿错自己还回来没事,拿错要是一直不还,人家报警,警察一下子就能找到。”
摄像头他们一看都知道是什么了,就是下午他们拍摄用的物件,只是挂在了墙上。
上官婉儿觉得这快递倒没什么值得特别羡慕的,可这摄像头是当真不错,若她大唐也能布满这摄像头,就能及时找到那些作奸犯科的犯人了。
想必城中的拍花子也能少上不少。
大唐即使正处在国力昌盛的时期,但拍花子是哪个朝代也不可能完全灭绝的。
朱元璋之前在看到直播的时候其实就想过,若是人人都直播,而他专门负责人去观看,这样不就能知道每个大臣都做了甚么事,有无贪污。
但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因为他很清楚,若是他真如此严格,想必那些人会比害怕抄家还要害怕这摄像头。
水至清则无鱼——他不是同意让他们贪污或者贪小污,而是说这些人恐怕一想到摄像头后会有人在看,估计连吃饭睡觉都不自在,这对精神上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所以就只能砸着嘴放弃了。
徐雪筠拿了三四个快递手上就没空了,但她还得看快递码,所以准备先出货放到车上,之后再回来拿快递。
一直关注着她的诸葛亮却早早发现了她的困境,上前一步把她手上的快递接了过来。
徐雪筠有点担心:“会不会把衣服给弄脏啊?”
这都是拍摄用的服装,之后还要穿的。
诸葛亮却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不知能不能借洗衣机一用。”
洗衣机,洗衣机,顾名思义,那就是洗衣服的机器。
诸葛亮可没忘记有个任务是搞清楚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只是之前的几位帝王并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空余时间,所以并未提起过这件事。
毕竟吃饱饭总是要比洗干净衣物更为重要。
但现在既不能收割粮种,又不能主动去触发别的任务,诸葛亮便觉得自己不如就来看看洗衣机是什么神奇物件。
这有什么的,一层楼本来就配置了两台洗衣机,徐雪筠一口答应了下来。
在几人的帮忙下,很快徐雪筠就找完了自己的快递,现在每个人的手上都摞着好几个大小不一的盒子。
苏轼听徐雪筠说这盒子里有许多食物,不由得羡慕:“真好啊,可以买到千里之外的特产。”
其实古代也是有快递的,并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历史相当久远,早在殷商时期便出现了。
发展到周朝,‘快递’开始出现明确的职务记载,该职务被称为‘行夫’。
‘行夫’主要负责邮递驿站等工作,并规定‘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这一点很像是现在的邮政,即使道路崎岖遥远,但依旧会遍布他们的足迹。
不过和邮政有很大不同的是,当时的快递主要是为传递政令和军情存在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依附朝廷而存在的功能。
具体工作方法有步行和乘车两种,在古书便有记载‘徒遽’和‘传遽’,其中“传”指用车传递,而“徒”则是急行步传,让人跑着去传递公函或信息。
但路途遥远,中途必定要休息,古代的旅馆其实并不如电视剧中想象的那么多,尤其是在古而又古的时候,地广人稀,连官道都没有全部连接起来,为了不让信件丢失,也是为了保护送信人不被野兽吃掉,朝廷便开始建立供传信人休息住宿的地方。
据《周礼地官遗人》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这‘庐’便是吃饭的地方,‘宿’的意思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便是让人休息睡觉的地方,‘路室’这个词在现代已经不常用了,不过楚辞《七谏·怨世》中写到,‘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有一个叫王逸的人曾对这句话有过注解,‘路室,客舍也’,贾公彦也说过,‘路室,候迎宾客之处’。
所以路室勉强可以同现代的宾馆相提并论,不过它也有现代宾馆所没有的功能。
路室有委中的委也是一个如今并不常用的词汇,可在古代它却指代一个很重要的物品,那就是粮食或财宝。
古代粮食便可以换钱,所以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来看就是在路室住宿,可以从路室这里拿到之后行程所需要的粮食,也就是说,从吃穿到住宿再到盘缠,这一路上都可提供,这也从侧面看出当时送信的不易,若是不全然提供好,那么信件十之七八会在路途中丢失,又怎么可能做到像现代一样大面积的普及快递。
我们现在最认可的快递是邮政,邮政的政很好理解,邮政的邮又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是老熟人秦始皇规定的。
他在统一六国后,将之前的‘传’,‘驲’,‘徒’等统称为‘邮’,使‘邮’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即使之后的朝代对驿站功能多有改进,但‘邮’还是被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