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来我农家乐(267)
这样哪怕回去之后,他还是那一副病怏怏的身子,却也起码能够看看窗外的四季变幻了。
到时候他一定要在窗前让人家做上四季造景,春天有繁花,夏季有青竹,秋季有落叶,冬季有飘雪,也算是宽慰。
徐雪筠吃了肉末蒸蛋和金枪鱼拌饭后就带着他们出门了。
出门的时候刘秀还特意关注了一下,果然又是宽松的短裤和宽松的上衣,脚上还踩着一双白色的凉鞋。
怎么一和他们出去反倒是不打扮了。
刘秀想不通,他觉得跟他们出去才是应该要打扮的时候啊。
不过想不通他就不想了:“玻璃的制作难吗?”
徐雪筠想了想:“也不能算难吧。”
让她来做那肯定是难的,不过在人家专业人员的手里边肯定是简单的,而且听说玻璃配方中需要的材料其实就只有几种而已。
“玻璃好像除了做窗户做饰品之外,没怎么见着用处。”陈遇和刘秀对视一眼,开始不动声色的套话了。
主要是他们也不能直接上前大咧咧的问玻璃都能做些什么,有点太显眼了,宁愿装作闲聊的样子,哪怕费些功夫。
“不能吧,玻璃用处挺多的呀。”
不过徐雪筠说完之后一下子还真没想起来,过了几秒之后才继续说道,“镜子,玻璃大棚,玻璃杯,玻璃瓶,镜片之类的。”
她把车子拐了个弯:“小学的时候因为饮水机容易烫到人,所以老师们那都有一个暖瓶,想喝热水老师就给倒,那个暖瓶里边也有玻璃。”
只不过她其实也不知道那里面的玻璃是有什么用,只记得自己很害怕,在喝水的时候还幻想那一天里边的玻璃碎掉了,但是她们都没有发现,然后不知不觉的喝下热水,肚子全漏了。
她把自己的这个童年阴影一说,几人开始好奇起来了,为什么暖瓶里面也需要有玻璃呢?
他们在农家乐里也用过玻璃杯,玻璃杯并不保温啊。
“那暖瓶里边的玻璃是什么样子的?”孙策好奇。
徐雪筠以为他没用过:“就和我们照镜子的玻璃一样,只不过底部很圆滑,也没有接口。”
对了,照镜子的玻璃。
暖瓶还没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呢?李治又开始好奇起来了,为什么有的玻璃直接就能看见后面的人影,但是用来当镜子的玻璃却可以把他们的脸给照出来呢。
这个徐雪筠知道:“因为镜子在玻璃的下面涂了一层涂料,小时候我听老师讲过故事,说是威尼斯人在试制彩色玻璃的时候,一不小心制作出来了玻璃镜,然后国王就把会制作玻璃和玻璃镜的人都控制在了一个小岛上,当时一个镜子能卖很多很多钱,被称为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
其实现在她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不过以前的玻璃镜子的确很昂贵,是直到出现玻璃镜的三百年后价格才因为有人制作出来了镀银的玻璃镜降下来的:“在出现镀银玻璃镜之前,镀的都是水银。”
刘邦拍腿:“竟然只要用一些银子就可以做成一面镜子。”
还以为是多么稀奇的配方呢。
萧何真的很想说,您不要高兴的太早,他们现在说不定连做镜子的银子都没有。
两手空空,穷的叮当响啊。
谁不是两手穷的叮当响的,那自然是他的好曾了不知道几代孙,刘彻了。
虽然刘彻在打仗上面军费他自己觉得紧缺,不过一两银子二两银子又算是什么呢?
后世人买的这个镜子那么便宜,就说明一个镜子上面用的银子肯定不多,镀金镀银的工艺之前也有,些许金子银子就能镀出来很大一片。
刘彻倒也不是想要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镜子,没这个必要,他也没这么自恋,他想着能够和徐姑娘家里边的穿衣镜那么大就差不多了,这样他在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于镜子里面看一看自己的英姿,刘彻觉得自己的心情就会好上不少。
说不定大臣们也能少挨一些骂。
不过刘彻觉得他们挨骂不是自己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做事总是做不好,要是做的好他还会骂吗?
那人家卫青会挨他的骂吗,他的小霍去病会挨他的骂吗,他不都没骂过。
所以说,刘彻觉得还是人的问题。
听着刘彻说了这么一通歪理的桑弘羊:“......”
“陛下,您刚才开头说了什么?”
刘彻皱着眉毛:“桑弘羊,你是得了徐姑娘说的那什么老年痴呆不成,怎么年纪轻轻就听不清朕讲的话了?”
但也难得好脾气的回忆了一下:“朕说朕不需要世界上最大的镜子,没这个必要,朕没那么自恋。”
桑弘羊见他还当真重复了一遍,于是把自己的嘴给闭上了。
是他冒昧了。
和这个脸皮厚的人说什么呢,不是自讨没趣吗。
第105章
玻璃厂很热闹,到处都能见到忙碌的工人。
徐雪筠其实对怎么制作玻璃的不太感兴趣,于是把人带到之后只听了一耳朵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就自己溜开了。
她的胸前挂了一个参观的牌子,进来的人每个人都有,去到各个厂子参观,在很多人看来需要很多审批和流程,不过其实制造东西的厂经常会有人进去参观的,有的是考虑投资,有的是请来宣传,有的甚至只是因为想要购买,所以来看看生产环节达不达标,一般和负责人沟通一下,确定没有问题后都会让进的。
只有一些要求比较严格的大厂,才会要求更多一些。
陈遇几人只看了她一眼,知晓她的去处后便没怎么过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