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番外(137)

作者:泠水七弦 阅读记录

天幕上那个世界的桌椅凳子对天幕下的世界是有影响的,很多书院都进行了改良。

学生们用新课桌、新椅子、新凳子,读书写字方便了不少。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对有钱的书院、大的书院来说自然是不算什么。

小一点的书院就很愁了。

这会儿听到姜海蓝他们说,他们律所有律师要去小学捐桌凳——虽然不知道小学是什么书院,但总归是给人读书的地方——震惊之余,不免心念一动。

一位教书先生看向书院院长,他琢磨着措辞,“您打算给学子们重建住处,不如……”

院长面不改色地看了他一眼,“你想说什么?”

教书先生笑了笑,“您去化化缘嘛,或者找找认识的人出面,我们也找人来捐赠。”

院长:“……”

他瞪了一眼教书先生,“你倒是会打算。”

教书先生叹了口气,“没办法啊,学子们住的那屋子又是漏风又是漏雨,修修补补不知道多少回了,我看着也不忍心。”

他望着院长,“您不也是不忍心,盘算着省点钱给重建?”

但重建房子的钱哪是能省出来的?

天幕倒是给他支了一个招。

如果真的能找到愿意出这笔钱的好心人,他这个做先生的舍下脸面去求求人家又何妨?

……但他没有这个面子,还是得院长出面。

院长若有所思,“可是人家凭什么给我们捐?”

教书先生反问,“天幕上那位律师,又凭什么给学校捐?”

“自然是因为那位律师心地善良!”

某家书院里,几个学子也在聊这事。

不过他们从居然可以这样做聊到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越聊越激动。

“没点好处为什么要去做捐赠的事情?”

“那你说有什么好处?”

“他们捐赠是请了乡政府的领导出面的,那肯定是做给政府看。”

“他们也自己要出简报夸自己。”

“然后呢,夸奖算是什么好处?”

“夸奖怎么不算是好处?至少说明他们虚伪!”

“哎你们这些人,人家真的出了钱,想被人夸几句怎么了?”

“非是真心!”

“沽名钓誉。”

“捐东西就是为了好名声,这种人令人不齿。”

“但若是有人肯为了好名声,平日施粥,冬日施炭,让我写篇文章夸赞他也无妨。”一个学子幽幽地叹了口气,“你们这些人就是没有穷过。”

学子们:“……”

那位学子看着同窗们,“若是你家境贫寒,有人愿意资助你念书,你还会在意他是否为了名声吗?”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有人确确实实得了好处,就够了。

“几句夸奖而已,给他们又何妨?”学子继续叹气。

——

说到捐桌凳,姜海蓝突然回忆起她的幼年时期。

她说:“我小学在村里的小学读,刚开始读学前班那一年我们是要自己带凳子的,学校只有桌子。”她比划着,“那种一个人坐的独凳,开学时带去学校,期末带回家。后来我读一年级,有人给学校捐了一套长凳,学生上学才不用再自己带凳子。”

没办法,学校穷。

嗯,也是政府穷,拨不出资金给村里小学添置凳子。

姜海蓝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时候我们读学前班,五、六年级的学生来给我们打扫教室,会把他们弟弟妹妹的凳子换到前排。”

杨旭很是好奇,“老师不管吗?”排座位总不能任由学生自己坐吧,个子矮的怎么办?

姜海蓝想了想,摇了下头,“应该要管吧,但我不记得了,太久远了。”

她捧着奶茶杯喝了一口,“那所小学后来没办了,学校改造给村委会用。”

戴霖点了点头,“是有不少村里的小学没办后,学校改成了村委会办公室。”

从小生活在城里的李乐淇不大明白,“学校为啥没办了?很多地方不是还缺学校吗,我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捐学校。”

戴霖说:“因为孟母三迁。”

李乐淇:“……”什么鬼?

姜海蓝哈哈大笑,“以前乡村的家长们送孩子读书,对孩子没有那么高的期望,能考上大学就是祖坟冒青烟,考上了继续读,考不上就去打工或者回家种地。”

戴霖点头,“家长们要么自己不懂,没法教孩子学习,要么打工或种地,实在没空管孩子。”

这个李乐淇懂,留守儿童嘛。

姜海蓝继续解释“孟母三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学校卷,老师们卷,学生们卷,家长们也卷,都希望孩子能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前程。那家长们自然想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去读书,最好是送到县里的小学或者初中去。”

展羽说:“也难怪要进行读书限制。”

姜海蓝点头,“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加以限制,乡镇上的小学和初中可能因为没有学生而垮掉。”

戴霖耸肩,“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自然是希望从小就让孩子进好的学校。”

他说:“我有个表弟,当年小升初,明明可以去读县里最好的初中,他非要和他的朋友们在乡里的初中读,可把我气坏了。我找他爹座谈一小时,把他送县里去了。”

李乐淇:“……你为啥做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

戴霖面露无奈,“他年纪小不懂事,我懂,能提一把就提一把吧。”

展羽笑道,“这算是中国人根植在血脉中的对读书的看重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