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锋(115)
日影西斜,观音像拉出长长的影子。
陈一天太熟悉这段路,他眼看观音像由远及近,视线里依次是石像的正面——左侧面——背面——右侧面。
然后,观音理应消失在视线里。
可是车子双绕了一圈。
观音大士肿着眼睑,阖目微笑,手里还是那支残破的杨枝玉颈瓶。
林小诗神思归位,轻声提醒:“小李,你怎么开车的?怎么又绕一圈?”
李远航慌乱中踩了刹车。
林小诗又尖声斥责:“干吗呢你!快走!右边那条路!”
李远航原地扭了方向盘,优质轮胎与地面摩擦,喀嚓嚓崩起几个小石头子儿,大黑车扬长而去。
第74章 红罗帐共话缠绵-74
2003年夏,“非典”病毒势头渐弱, 电视、报纸不再连篇累牍, 相关报道渐渐稀疏时, 陈一天决定出差。
那一年,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政策出台不久, 国资委出重拳, 从老牌工业集团抽出几家单位, 另起炉灶,成立国有集团,总部设在上海, 其下属最大的总装厂也在上海。
新集团承接新上马的国家项目,力图摆脱老集团在技术上、人力上的束缚,积极寻找新的供应商, 尝试与民营企业合作。
这样一来, 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还能带动民企参与高端装备制造。
一时间, 与陈一天相熟的几个海派人士摩拳擦掌, 各显神通, 一边打通人脉关系, 一边招贤纳士、建厂房、进设备,积极争取与新集团的合作。
这个客户是主动找上门来的。
陈一天在海鹰机械时,给客户的公司干过一个小活。
这次客户联系陈一天, 陈一天如实相告,说自己已经从海鹰机械离职了。如果他有什么需要,可以给他其他设计人员的联系方式,或者直接与李健林接洽。
客户也没想找别人,便搁下商务议题,有一搭没一搭地跟陈一天探讨技术可行性问题。
这客户就是“海派人士”之一,在机械设计圈子里,东北的看不上上海的,觉得他们做事不讲情分,斤斤计较;上海人跟东北人接触起来,碰壁的也不少。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地域性格。
江浙沪的风格是把价钱谈好,把周期规划好,按合同付费,按工期交付。
可是东北设计帮颇重哥们情义,有些项目是酒桌上谈成的,难免执行起来有出入,活干到一半发现赔了让甲方追加付款,这种情况在东北人眼里也属正常。
陈一天给这客户留下的印象很好。
他醉心于技术,一切报价、周期都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利润几近公开透明。
这次客户要的东西,正是给新上马的国家项目做的试验工装。
他刚刚跟人合伙建了厂,实际上并不满足试验工装的制造条件,他想先把活拿到,再外包制造。
无论如何,先在集团那边挂上号,将来取个资质,做了合格供应商,就不愁未来十几二十年的生意了。
二人又聊了聊国家项目带来的影响,前景光明,可谓难得的时代机遇。
最后,客户明确表示,不打算联系海鹰机械了,问陈一天愿不愿意来沪一趟,实地考察一下他的新厂,顺便评估一下,陈一天设计、新厂制造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陈一天没做积极回应,说自己不懂制造。
客户说那也没关系,是让他做产能评估,又不是让他主管制造。
还许诺带陈一天见一见某集团采购与供应商部的对接人,而且,往返食宿费用报销,享受顾问待遇。
挂了电话,陈一天有点小兴奋。
老客户再次联系,本身就是对他技术的认可。
况且客户身在上海,带来的消息更新鲜一些,几句话提点了陈一天,他此刻脑子转得飞快。
庞傲光着上身,只穿一条长及膝盖的篮球短裤,佝偻着背专注地打游戏,听陈一天挂断电话一直没作声,百忙之中转过头来看他一眼。
电脑屏幕刀光剑影,厮杀作一团,他只好迅速接上二次元,没过多久,键盘咔咔几声,“操!”庞傲猛地一蹬地,转椅迅速后退。“我死了。”
他这一动不要紧,碰倒了一个从中间截断的可乐瓶,烟灰呛了一桌子,场面不堪。
“别他妈玩了!”陈一天动都没动。
这俩人一点大四的样子都没有。
从大四上学期开始,机械系里就陆续传出消息,谁谁保研了,谁谁签了工作,谁谁在等待国外大学的录取邮件。
有一个寝室同学已经搬走了,住进了单位的单身宿舍。
还有一个实习的,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最近这段时间,陈一天倒成了宿舍常驻人员。
庞傲当然乐意,他打了四年篮球,光篮球就换了三个,球鞋磨坏好几双,大三补考过了四级,总算不用担心拿不到学位证了。
至于其他的,他一概不在意。
其实庞傲长得不错,站直了一米八三,比陈一天还猛一点。
下了球场,洗个澡,换上干净的牛仔裤、滑板鞋,还是有回头率的。
小学妹们也会“哇”的一声低呼,嘀嘀咕咕的“这是谁呀”“怎么以前没见过”。
庞傲一年打三季外场,古铜色皮肤,看上去反倒比陈一天结实。
大炮同学八脚蜘蛛一样,撑着转椅挪到陈一天面前,睁开快要被显示器晃瞎的眼睛,看陈一天。
“你答应了?”
“什么?”
“去当顾问啊,是出差去上海吧?”
陈一天点了点头。天气炎热,男生寝室开着窗,还是掩不住一股陈年的被窝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