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霓虹星的轨迹(160)

时诀依然没说话。

崔浩说:“你真不能再瘦了,没有亲和力不适合在这圈发展。”

时诀缓缓吸气,转过身接着抽烟。

“对了,你跟小徐联系了吗?” 崔浩走过来,“你多联系,我跟你说,像你们这种异地假分手,如果不好好维护,搞着搞着就成真了!”

时诀低下头,把烟捻了。

“我先走了。”

“你好好听听我的话!哥是过来人!”

时诀往外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回头问了句:“哎,过来人,暖儿回国了吗?”

崔浩这脑袋嗡的一声,血压瞬间就上来了。

时诀直接走了。

崔浩在后面骂:“不识好人心!”

崔浩知道,时诀没有完全从徐云妮这事里走出来,这使他经常间歇性犯病。但也没办法,时诀是个很难被人安慰的人,除了他自己想通,谁也不能说服他。

那之后,时诀很久没去SD,因为不想看见那对沙发。

这是他一贯处理难受的方法,眼不见心不烦。

他把那发霉的被子塞进衣柜,压在箱底,想让它从他房间里彻底消失。

但其实,这被子只是从视野中暂时不见了,客观讲一直存在,并且,随着积压的时间越长,被子上的霉菌只会加快速度滋生蔓延。

刚从徐云妮那回来那阵,时诀经常从深夜无故醒来。

他坐在酒店的床上,万籁俱寂,空无一人,霉菌就会开始从皮肤浸入体内。

那种感觉突如其来,抵在胸口。

在黑夜里,他会控制不住地回想过去那四年。

四年。

他一共去找了她几次?

那时他去找她,很多时候一天下来,只在飞机上睡那么一会,但精神却异常饱满。那时他心里有根线,一直牵着他,告诉他,这种日子四年就结束了,他抱着来一次少一次的心态,珍惜每一次跨越千里的机会,因为以后想有异地相见的体验都难。

呦,可太难了呢。

想到最后,时诀会笑出来。

他去洗手间用冷水洗脸,抬眼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怎么看怎么像他爸临死前的那副惨样。

看久了,他会生出极其复杂的情绪,抽烟,喝酒,干什么都无法缓解。

更加讽刺的是,这个时候,他就会想——如果有个拥抱就好了。

然后他就越发觉得自己无药可救。

而这感受,在出了酒店就会好很多。

因为外面有太多事情占据他的脑子。

乐阳准备的音乐综艺叫《音何启航》,说是为他打造的,其实不尽然,这跟《舞动青春》差不多,算是姐妹节目,也是面向年轻人的教育类综艺。这比《舞动青春》更专业,节目注重原创,来的很多都是音乐生。节目给出选题,考验大家的创作能力,积分制,不淘汰人,主打的就是交流学习,风格碰撞。

时诀并没有以导师的形式加入,三名导师都是已经成名的唱作人,时诀算是个助力人员,像他这样的还有四个,都是已经出过大热歌曲,但却没怎么露过面的幕后人员,主要帮忙给自己小组的人做整合,有缺失的部分,帮忙补充。

乐阳唯一给时诀开的后门,就是让他提前挑选了组员。

时诀听了全员的声乐资料,选了几个人。

节目出来,走向比较出人意料。

时诀的歌声算不上吸引人,但他作歌的过程却引发了极大关注,当然,还有他的脸。

乐阳的高层曾经讨论过,时诀的声乐条件称不上最好,他最精华的地方其实在于他有一种敏锐的音乐洞察力,而且接触面很广,非常擅长将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录音的时候,尤其乐器录制的时候,他展现了夸张的实力,别人大多只能拿把吉他,最多再弹弹钢琴,但时诀能掏出多种乐器,基本靠一个人,就将编曲内的乐器全部实录。

很难想象,一个弹吉他的人,同时还会拉二胡,甚至还会吹长笛。

节目里有人问过,他怎么学这么多乐器,时诀说,是小时候家里让学的。

这种举重若轻的表现分外迷人。

时诀还有一个优势,他能准确抓住组员想要展现的东西,有一些人不善口舌,磕磕绊绊跟他说了一会,他就能做出他们想要的效果,他有这种敏感性。

录制过程很顺利。

节目录制结束那天,时诀又回了SD,他本来想去歇一歇,结果一进店,看见休息区里好几个会员聚在一起,有的坐在沙发里,有的靠在沙发边,正在聊天。

那椅子在709室用了四年,崭新如初,放这才这么一阵子,就像要磨掉皮了似的。

会员看见他,笑着打招呼:“时老师!你好久没来啦!”

时诀也笑着说:“最近事情多。”

他们聊了一会,时诀就走了。

出了门,时诀顺着长街一路走,走了不知多久,一抬头,已经走到了不认识的地方。

李雪琳打来电话,说团队聚餐,让他快点过去。

时诀在餐会上喝了很多酒,他在心里计算时间,恍然发现,原来一转眼,又一个四个月过去了。

算出这个时间节点,时诀一直绷着的弦终于有点到极限了。

他又喝了几瓶酒,然后掏出手机,打电话给徐云妮。

他想见她。

结果可想而知。

那天半夜,时诀就在这浓烈的酒气中,发了一个幼稚的誓言——不都说为了他好吗?行,他一定不负众望,他一定功成名就,一定飞黄腾达。

Twentine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