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六国卑秦,天降大军(10)

作者:晏央 阅读记录

有魏武卒在,魏国便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便是秦国当真将国力提升上去了,对于秦军来说,想要正面击败魏武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秦国能够觅得如同吴起那样的良将。

一想到吴起,嬴渠梁便心情十分复杂。他既欣赏吴起的将才,又痛恨吴起攻夺了秦国的河西之地,让秦国蒙受莫大耻辱。

魏国名震天下的魏武卒,经由李悝的改革诞生,并在吴起的手中发扬光大。

吴起率领魏武卒,夺了秦国河西之地,使得秦国自此时时处于魏国的威胁之下。若不是魏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覆灭中山国以及中原争霸诸事上,对偏居一隅的秦国兴趣没有那么大,指不定秦国当时就真要被攻灭了。

在嬴渠梁出生的前几年,秦惠公为了夺回河西之地,倾尽全国之力,调派五十万大军,在军事重镇阴晋与魏军交战,却屈辱地败在了吴起所率领的五万魏武卒手中。

这五万魏武卒虽然是千里挑一的精兵,却都是未在战场上立过功劳的新兵。

五十万秦军,打不过五万魏国新兵,这让其余几国如何能不耻笑秦国?

经此一战,秦国国威沦丧。

幸而后来,吴起因魏国内部的权力斗争,被排挤走了,去了楚国协助楚悼王变法,秦国边境线上的压力这才小了许多。

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中,吴起一直是秦人的噩梦。正因如此,嬴渠梁太明白麾下拥有一员如吴起一般的将帅,能够让军队的实力达到何等可怕的地步了。

嬴渠梁此时还不知道,跟在他大孙子嬴稷身边的白起,其内政方面的才能虽不如吴起,军事才能却绝不在吴起之下。

若是他知道这一点,他便会明白,有这么一位杀神在手,又有嬴稷率领的大军,他的“二三十年规划”,一下子就可以缩短大半时间。

当嬴渠梁陷入沉思状态中时,嬴稷就乖乖站在一边,打量着孝公朝的众人。

面对其他几国君王与自己的臣下时,嬴稷总是一副蛮横霸道不讲理的样子。但在自家祖父面前,他的态度却是难得的诚挚。

白起偷偷地觑了嬴稷一眼,他没有想到,自家王上居然也会有这般“纯良”的一面。

待嬴渠梁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又问:“商君是何人,变法又是怎么回事?”

他可没有忘记,在大孙子的口中,此人与此事才是他秦国国力大幅度提升的关键所在。

“此事说来话长,稷稍后再说与大父听吧。”说着,嬴稷用目光示意了一下犹在场中的秦国众臣。这些人中,不乏来自老氏族的代表。

嬴渠梁瞬间明悟,历来行变法之事,最终目的虽是强国,却总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在他把事情办成之前,泄露太多的信息,的确不是明智之举。

“此番稷接了大父的《求贤令》来到这里时,身边带着二十万大军。正是靠着这支大军,稷才击退了意图侵犯我秦国的韩赵联军。大父可要随稷去看一看我大秦锐士?”嬴稷主动开始转移话题。

在听了他的话后,在场之人果然都对那支秦军产生了兴趣。

他们都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军队,才能轻松击败韩赵联军,并俘虏他们的主将。

嬴稷带来的二十万大军中,有六万人是负责运送粮草的辎重兵,余者皆是精兵,战斗力相当了得。

在嬴渠梁点头之后,嬴稷命白起去外间通知这二十万秦军列好队,供嬴渠梁君臣检阅。

当嬴渠梁君臣来到这些秦兵的驻地时,发现这些精兵之中,有一千车兵,五千骑兵,两万弩兵,两万弓箭手,余者皆是步兵。

他们一个个装备精良,精神饱满,纪律严明。白起一声令下,他们便立刻随着白起的命令,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呼喝声,做出一个又一个动作。

一股强烈的肃杀之气,伴随着他们的动作迎面而来。毋庸置疑,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军队。

他们在白起的指挥下,就如同白起的臂膀一般,二十万大军可发挥出四十万大军的功效来。

眼前的这一幕,对于嬴渠梁和他的臣下们来说,极具震撼力。

近些年来,秦国屡战屡败,大多数战事都不怎么顺利,士气也因此低迷了许久。

嬴渠梁等人怎么也没想到,来自后世的这支秦军,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这些秦兵,时而如最为精准的弓箭一般,随着白起的指挥而插入敌军的要害,时而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一般,将敌军完全围拢于其中,时而又像是锋利的匕首,将敌军分割成一块一块,逐一蚕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