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855)
作者:暮予 阅读记录
她随意的一个动作,都是锤炼千百次后的果实,是七年里不叫苦不叫累所练就的成绩。
“对,冰刀之前断了,我下午磨的刀。”丛澜站在混采区,笑着对面前的几位记者说道,“还好,新刀影响不大。”
“短节目和自由滑的冰刀还是分开的两把吗?”有人问。
丛澜:“嗯。”
“有没有考虑过混用呢?毕竟新刀总是不太适应的,影响到明天的比赛就不好了。”
丛澜:“那倒没有,外界环境时刻在变化,我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迅速适应当前的一切。”
她笑了笑:“我的状态很好,不用担心。”
随后,“丛澜状态良好”就被单独推送了,哪怕是上千名运动员,其中不乏有两届冬奥会的获奖者,更有索契时的金牌选手,但她依然能得到不小的关注。
最关键的是,在宣传部可以说是废物的基础上,张简方搞起来的花滑宣传组,真的很能干。
论起来,可能是不仅不干活还拖后腿的老咸鱼,跟,刚毕业的朝气蓬勃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的区别吧!
詹吟瞄了一眼数据,跟组员招呼了一声:“你去找xx要图文,你去推下这个,新闻平台谁在跟?忙起来忙起来,忙完了我申请资金带你们出去大吃一顿!”
组员们:“好哎!”
冬运会一向办得悄没声息,这一次的十三冬,别的不说,花滑是在国际上都备受关注的。
哪怕是国内赛,丛澜的外国冰迷粉丝们依然很关注。
放出来的直播链接有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IP访问,迟敬涵回去了以后,听负责信号的同事感慨花滑出明星选手真不错。
“国外几个电视台还跟我们买版权,这都没干过的事儿,把我们台长都惊动了。”
“青少组比的两天就陆陆续续有国外IP,但可能是后来知道丛澜还没开始比,所以就又退了。”
“我看所有的新闻报道里,只有丛澜的数据一骑绝尘,别人是1她就是1000,花滑原来这么能打吗?”
迟敬涵把手里的pin放到盒子里,无奈地摇头。
不是花滑能打,是丛澜能打。
难得换班回来休息,比赛期间记者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待命,他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抓紧洗漱了以后,躺在床上时手机响了一下。
老婆给他发信息,说麻烦给带个丛澜的签名照,要两份,因为他孩子也想要。
迟敬涵:“……”
行叭,我记个备忘。
·
花滑的出场顺序是国内赛的积分,不是不想看国际赛,但每年能出去比的就那么几个人,要是谁有伤了还会缺席比赛,这还怎么看国际赛积分?
这两年丛澜的国内赛都不是全勤,四月份的冠军赛总是会缺席,不过她每次都第一,后面的褚晓彤等人也不是都全勤,加上成绩也会有起伏,所以丛澜的积分还是遥遥领先。
三十余人里,丛澜最后一组最后一位出现。
正经比赛,跟全锦赛什么的都不一样,短节目的前24才能进入自由滑。
这么一安排,十三冬的正式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毕竟,只有四大洲欧锦世锦赛冬奥会这类的A级赛,才有“进入自由滑”这么一个门槛。
丛澜在候场热身,她戴着耳机闭上眼睛过自己的短节目。
不远处是正在跳绳的褚晓彤,梅山雁则是在做陆地上的3Lz3T连跳。
第一梯队的众人心态相对来说比较稳,技术难度低的十几人则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不能进入自由滑。
虽然都是注册在籍的职业运动员,但等大家放在一起的时候,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先不论心态,只这个赛前热身,三十多人就很不一样。
进入国家队的那些人,虽然现在都是按照市队在活动,混入了市队的人群里,没有聚集在一起,但是很明显,你一眼看过去就能够分清楚,哪些是哪些。
张简方来这边看大家的情况,一眼过去,心下叹气。
差距太大了啊!
也怪不得都说全国资源集中在了国家队,只看这个小小的热身,国家队的成员当初都是教练们跟队医、体能教练一个个掰着测量数据之后制定的热身方案;
市队的大多是听教练的安排,难免步骤僵硬或者缺乏那个“度”;
更甚者,有的孩子胡乱地做着一些动作,杂乱无章,只是简单的把身体热起来又消耗掉,变冷了、变得没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