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444)
作者:暮予 阅读记录
于谨:“哦这个啊,可能确实没今年这么差。”
丛澜:“……”
敢情这还自带退步的?
是制冰公司一家独大没有了竞争对手吗?
大概是失望越大希望越大(丛澜:等等是这么说的吗),等到真的踩上了冰面,丛澜反而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了。
行吧,总归是比昨天好一点。
不抱希望,那就真的什么事儿都没了。
于谨想让她自由滑放弃4T,但又想到这是个点冰跳,未必不能出来,所以丛澜打算趁OP时候试试。
如果全摔了,那就不上了。
要是能成,就继续上呗!
丛澜的话很朴素:“你不能说,索契的冰面就不会这样。”
于谨一噎。
冰面糟糕,毁自己家运动员,但更毁别家的啊!
不确定性增加了,万一呢?
再者,冬奥上一向是花滑和短道共用一块冰,要是出现意外的话,转换不及时……
行吧就又是一个坑。
于谨呢喃:“回去还是得多练。”
争取让丛澜适应各种冰面情况。
花滑的冰面温度在-3℃到-5℃左右最为适宜,要滑行也要跳跃,冰面硬了就打滑碾崩,冰面太软就会让冰刀陷进去不好借力。
但短道速滑不一样,追求速度,要求的是硬冰面,要-5℃到-7℃的冰面温度,与花滑的差异很大。
丛澜喜欢硬冰面,也不是说越硬越好,还是有一个区间范围的。
首体内工作二十余年的师傅们会询问在这里训练的运动员,看看今天的冰是好还是坏。
他们站在场边,听冰刀滑过,看选手跳跃冰痕,就能明白自己今天制出来的冰是否适合。
里面学问很多,丛澜脚下踩了两下,只觉得这个制冰公司的团队,真该回炉重造。
放平心态,已经这么糟糕了,还能糟糕到哪里去呢?
·
如果有时光机,丛澜想回到几个小时之前,扇单纯的自己一巴掌。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更糟糕!
场馆人多、热闹,这些都会使得冰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也许不多,但对她们这些选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跳跃讲究的就是那几乎看不到的细节。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用在花滑三周四周跳上,真的太合适了!
上午的OP丛澜的跳跃算是七成靠谱吧,试了四个4T也成了一半,所以于谨就打算让丛澜继续放在节目里。
然而,等到了女单自由滑,完全不是那样的。
可能是时间过长,也可能是观众们的热情太高,场地里的温度很高,冰面的质量也就变得更加糟糕了。
自由滑出场顺序是短节目成绩排名的倒序,丛澜第二,也就是倒二出场。
六练时,她刚到前场就觉得不对劲。
这里好像,很暖和?
太可怕了,观众席后排离得远不冷就算了,暖和是什么鬼?
这时的丛澜眼皮一跳,但她没意识到有多么的不对劲。
直到她上了冰。
好家伙,丛澜怀疑自己看到了水痕。
零下温度结冰的地方,围栏底部边缘出现了水,还不是补冰留下的那种,冰刀都在往里面陷,丛澜甚至假想自己一路陷到了地核里去。
她扯了扯嘴角,开始思考是不是不要放四周跳比较好,来个拿手的三周作为替代,兴许成功率会更高一点。
她们五个人是最后一组,也是本场分站赛的最后选手。
六练结束,丛澜跟于谨到了后台休息区。
“4T要不要换?”于谨低声询问。
丛澜动了动小腿,皱眉,她也很犹豫。
六练时上了4T和3A,前者站住了后者摔了,滑行上也不是很舒服,跟昨天一样,冰刀抓不住冰。
丛澜有限的赛场见识在这一站真的是被补足了,视野开阔,往后再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选手了!
“还是上吧,”她道,“分站赛,就当是经验了。”
成或者不成,都是经验。
于谨:“你想清楚就好。”
丛澜的成绩已然很好了,她这一站最少也是个第三,总决赛的门票基本到手。
这个赛季,冬奥最大。
丛澜欠缺的确实是赛场经验,这是她不如星野晴奈和褚晓彤的地方。
好在她心态稳,有一颗大心脏,还敢于拼搏尝试。
跟于谨说是那么说,但等丛澜站到冰面上的时候,她又陡然紧张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