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番外(232)

作者:春山有信 阅读记录


这位“三科及第”的考试专家难得看起了热闹:“如此说来,还是我的《琵琶行》更受欢迎啊!”

字句多么浅显,好背好写!

北宋。

被满屏易错字糊一脸的苏轼面无表情地动了动嘴角:“我的诗文,有那么难默写吗?”

一向非常自信的东坡居士开始怀疑自己了,他先前明明自忖自己的诗文中没什么易错字啊!怎么现在成最多的了?!

接到自家兄长求助一般眼神的苏辙别开了脸,唇角抽动,不行,不能笑,兄长已经很受打击了。

“咳咳……”苏洵出来打破尴尬,“百代殊隔,不熟悉是难免的,后人敏哲,只要细心记默,总能写对,楚姑娘不过是理性提醒罢了。”

“话虽如此……”苏轼望天,在心里默默补上了后半句,“我这样,不会招人骂吧!”

非常具有危机意识的东坡居士想了片刻,终究还是不愿牺牲字句表情达意的准确性,改是不可能改的,要不在诗文后附上一些僻字的记忆方法吧!

后世考证发现,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不少诗文结尾都会另附些许字形、字义的讲解,是北宋古文字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当然,更多需要背诵默写的学生则含泪表示,这样通俗易懂看一次就不会忘的讲解一定是苏大文豪心疼他们送下的福利。

——东坡居士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人!

【回到正文。前面我们说,苏轼有儒家士子的底色,又融合了佛道两家的精神气质,这三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他的精神高地。这一特性在《赤壁赋》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细究下来,《赤壁赋》的穷通之理中,似乎也有一个漏洞。】

前面才夸完苏轼的欧阳修不高兴了:“哪有漏洞?”

其他人也是倏然一愣:“难道有什么遗漏的吗?”只有身在辋川的王维执起一盏茶,眸中似是惊异,又似是期待。

【根据佛家的道理,六根随缘生灭。所谓六根,指的是耳、目、鼻、舌、身、意,六根随因缘法则而生灭,有始有终。

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固然不错,但是无禁的清风明月毕竟要用耳、目去感受,一旦身灭,耳目不存,清风明月的好景自然也不存在了。

苏轼虽然将生命苦短的境界推向了宇宙的无穷,但在耳、目之间,生命仍难逃寂灭,无穷到底还是变成了有限。“人生如梦”的感叹,或许也可能在此。】

辋川。

王维放下杯盏,眉眼低垂,水镜能解出另一层道理,他心里该是欣喜的。可是刚刚才开解了苏轼的“无穷”变成了“有限”,那个困局黄州的士子,又该如何突围?

“梦幻泡影,妄执无明……”

他有些物伤其类了。

中唐。

柳宗元仰头饮下一口酒,想到未来那个或许在永州的自己。人生苦短,功业难成,连苏轼那样筑起三家精神高地的人都无法破局,谁又能真正得道?

另一边。

本就伤神的李贺别开眼,弓起腰几乎将心肺咳出来。

文人各自物伤其类,穿越时空的感慨连帝王都不禁动容。

咸阳宫中,嬴政按着剑柄的手微微用力;未央宫里,刘彻凝眸不语。两位求长生的帝王在那一刻忽然有了共鸣。

宇宙之无穷自需无限之耳目才能听得尽、看得尽,功业的理想与追求也需要长久的命途来跋涉,如此,他们怎能不去“羡长江之无穷”?

或许这样的气氛太过沉闷,连最开始认定苏轼就此消沉了的梅尧臣也不忍了:“难道这悟道就白悟了?”

明明那文章中的情理也没有这样哀切萧索啊!

【正是因为人生如梦,所以清风明月更是不能错过。苏轼这一刻突然成为佛教的“叛徒”了,他不要六根清净,他要五官尽开,尽情地去享受自然、人生的美好。乌台诗案或许是一场噩梦,但噩梦到底还是过去了,他仍然拥有“做”好梦的机会。

我们常说苏轼是一个美食家,一个对美食怀有期待的人,他会emo到哪里去呢?】

楚棠将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羊脊骨、荔枝等一系列美食都放了出来,还贴心地放了个纪录片里截出来的苏轼吃羊脊骨的动图。于是一堆品相俱佳的美食图便争先恐后跃入水镜下众人的眼睛。

刚刚还在心疼苏轼寥落黄州的众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