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番外(148)

作者:春山有信 阅读记录


众人一下子被点醒了,见过征伐的皇子们倒抽一口凉气,随即目露凶光:“富民!强兵!”

富强到谁都不敢打!

听到表态的朱元璋心情稍霁,蠢儿子们咋呼是咋呼了点,但脑子还没朽烂。按了按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朱元璋示意众人继续看水镜——

【但郁达夫并没有沉浸在苦闷中颓废度日,他走向了时代的风云。在福州,他积极号召文化界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他为青年学生题词,直言“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他还走上战场,前往徐州劳军,在各前线参访;

他用手中的笔揭露日军罪行,促进外国对华援助,反复宣传抗日救亡的主张;他写下《估敌》一文,分析日军动向,剖析他们的虚弱本质,断言“最后的胜利,必然是我们的。”

顺带,同年,伟人的《论持久战》发表。】

“义士也!”

文天祥一拍膝盖抚掌大赞,写出衰飒之笔的文士竟也有如此热血,他如受鼓舞,朗声吟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不散,国朝不堕!”

“此人风骨,令人侧目!”

一介文人竟敢亲赴战场,还是真心实意为军士、为国家助力,久经行伍的郭子仪大为赞叹。

东晋。

新亭之中,主位上的王导愀然色变,对着周侯中等人大喝一声:“国朝危难,自当勠力王室,克复神州,如何这般哭哭啼啼学那楚囚对泣?!”

唐朝。

李贺总是暗淡的眼睛亮了起来,放出熠熠光彩。他竟还为郁达夫忧心,他根本无需为郁达夫忧心!

他本以为郁达夫同自己一样,身世凄苦、心情抑郁、怅怀难解,可郁达夫虽作《沉沦》却从不沉沦,一支秀笔始终活跃在救国前线,这般对比,自己是何等相形见绌?!

他撑着床榻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望空中流光溢彩的水镜,仿佛望见郁达夫一颗赤心。

他喃喃自语:“笔可为刀……”

柳宗元轻轻呼出一口气,神色似有震动:“我小看郁达夫了。”

他有悲哀,却难凉热血。

太极宫。

李世民也是意外:“竟是个血性文士。”

在苦楚中沥出热心,有文人笔,也有兵士气,他为之前草率的看法道歉。郁达夫不是重压之下的郁闷文人,而是文竹节士,秀拔挺立。

未央宫。

刘彻眸光微动:“郁达夫还有军士之才。”

那《估敌》文,非有远见卓识不能写。他摸了摸下巴,想起楚棠顺便的那一句:

“《论持久战》,听来似是一本兵略之书?”

他神情又凝重了几分,微微沉吟:“那伟人,果真不是一般词人。”

诗词已经是上佳之笔,还能写出兵略要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

第50章 故都的秋结尾+琵琶行序

【郁达夫也为我党提供了许多援助,这样的人,是民族的义士,却是敌人的仇雠。由于汉奸告密,日本宪兵开始全面调查他,郁达夫不得不开始流亡。

1945年8月29日,他被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此前的8月15日,日军已降;9月9日,于南京举行签字仪式。天光似欲晓,他却无法得见。1952年,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怎会如此?”

苏辙不受控制地睁大眼睛,“明明已经胜利了啊!”

苏轼亦是摇头,语带叹息:“寇贼本性,即使败局已定,也要困兽犹斗,将那些义士赶尽杀绝。”

可叹郁达夫,为抗战奔走半生,却无法回到胜利后的国土。

唐朝。

李贺阖眸:“虽非马革裹尸,亦是为国为民,死而后已。”他佩服这样的文士。

另一边,白居易忽然起身,将房中的纸笔俱拿了出来,神情郑重地铺纸研磨。

对面的元稹奇道:“乐天兄你这是做什么?”

白居易一手拉着袖口研磨,一边答道:“此等义士,当为之赋诗一首。”

元稹看了他一眼,打趣道:“不怪人家抢了你的位置?”

白居易停下手,摇摇头笑道:“戏言罢了,郁达夫有好文章,更有卓绝风骨,一介文士捐躯国难,实是难得之英豪,令人感佩,我让贤让得心服口服。”

“乐天兄何必妄自菲薄,”元稹笑了笑,接着道,“不过你所言甚是,义士高古,我也来为他赋诗一首,略表敬意!”

白居易心情甚好,奉笔而上:“好,我二人同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