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皇女朱樱东山再起(43)

作者:稻丁亚城 阅读记录


雲旗點瞭點頭,鄭重承諾:“王爺放心,我會盡快安排朱櫻姑娘與您會面。”

待到淩恒離開雲旗的府邸,雲旗緊緊握著那塊玉佩,心中思潮起伏。他忽然想起,在尋找琴仙子的過程中,他曾得到過另一塊半塊玉佩。他趕緊拿出那塊玉佩,與淩恒給他的玉佩一拼,居然完美契合,是同一塊玉佩!

雲旗心中大為震驚,他開始仔細觀察兩塊玉佩上的紋路。其中一塊上刻著“方人生”三個字,而另一塊則是“旌”字。他心中一動,將“方人生”三個字拆開,不就是“旌”字嗎?難道說,那個神秘的智多星方人生,就是他的哥哥雲旌?

這個想法讓雲旗激動不已。他決定找個時間再去一趟琴仙子那裡,探個究竟。然而,事情接踵而至,使他暫時無法抽身。

印書之術

杞京的街巷間,人們紛紛議論著一本奇書——《通識之書》,墨語先生所著。

“你看,《通識之書》真是瞭不得,如此深入淺出地講解各種學問,真是讓人眼界大開啊!”一位書生模樣的青年興奮地對他的朋友說。

“是啊,是啊,而且紙質書真是方便,比起竹簡輕便多瞭,價格也實惠,比起絹書真是便宜多瞭啊!”他的朋友笑著回應。

而在這股風潮的背後,墨語的名字也逐漸為人們所熟知。他的才華和學識受到瞭廣泛的贊譽,成為瞭樾國文化界的新星。

朱櫻看著《通識之書》引起的熱潮,心中暗自得意。她知道,這本書的成功不僅為墨語帶來瞭名聲,也讓她賺取瞭豐厚的利潤。而這些利潤,她都用在發軍餉練私兵之上,一時之間私兵的數目也擴大瞭。

“朱櫻姐姐,您真是商業奇才啊!”葉枝走到朱櫻面前,恭維道,“《通識之書》的流行讓紙質書成為瞭新寵,您的眼光真是獨到。”

葉蔓說:“商業之道,在於抓住機遇。朱櫻姐姐最是目光獨到,行動果斷。”

朱櫻說:“哪裡哪裡,你們謬贊瞭。其實我不太擅長經營一事,不知有什麼人才可以舉薦給我嗎?”

杞京城的宮墻之內,燈火輝煌,墨語站在明亮的宮燈下,手持一封奏章,眼神堅定而執著。他受朱櫻之托來遊說蘇太後。

他知道,自己手中的這份奏章,將可能改變整個樾國的科舉制度,為寒門學子打開一扇通向仕途的大門。

蘇太後原本猜到墨語來意,正要發怒,然而看著清秀矮小的墨語,心中忽然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讓她想要和顏悅色地和他聊一聊。

“太後,臣有事啓奏。”墨語恭敬地向蘇太後行禮,然後將奏章雙手呈上。

蘇太後接過奏章,掃瞭一眼,眉頭微皺。她清楚地看到,奏章上寫著“廣開科舉,選拔寒門人才”的字樣。這讓她感到不悅,因為這意味著世傢子弟的壟斷地位將受到挑戰。

“墨語,你可知為何科舉制度一直由世傢子弟主導?”蘇太後放下奏章,語氣中帶著一絲威嚴。

墨語擡頭,迎上蘇太後的目光,她毫不退縮地說:“太後,臣自然知道世傢子弟在科舉中的優勢。但臣也深知,樾國之大,人才濟濟,不應隻局限於世傢之中。廣開科舉,正是為瞭讓更多有才華的寒門學子有機會為國傢效力。”

蘇太後冷笑一聲:“墨語,你太過理想化瞭。世傢子弟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的學識和才華非一般人所能比擬。你讓那些寒門學子來參與科舉,豈不是在破壞國傢的穩定?”

墨語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與蘇太後的對話將會異常艱難,但他仍然堅定地說:“太後,國傢的穩定不是靠世傢子弟的壟斷來維持的。真正的穩定,是來自於人才的多樣性和廣泛性。寒門學子中,同樣有才華橫溢、心懷國傢之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因為出身貧寒而無法施展才華,這無疑是國傢的損失。臣認為,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讓他們通過科舉展示自己的才華,為國傢貢獻力量。”

蘇太後眉頭緊鎖,她顯然不願意接受墨語的觀點。她認為世傢子弟才是國傢的棟梁之才,而寒門學子則缺乏必要的學識和素養。

“墨語,你的想法太過天真瞭。”蘇太後語氣冷淡地說,她此刻感到剛才還覺得親切的人,分外可厭。

蘇太後背靠極大世傢,是世傢利益的代言人。她直接否決瞭墨語的奏折。

“世傢子弟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的學識和才華非一般人所能比擬。廣開民智,不過陡增風險,愚民、弱民才是治國之道。你的建議不要再提瞭。印書一事,從今日起禁止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