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晚钟遥遥(157)
作者:吃一整天 阅读记录
編者回到京都的住所——一間二十平米的小居室——將唱片放進電腦中,我已一年多沒用過光驅瞭,所幸仍能識別出來。
盒子上寫著“非賣品”三個字。兩張碟子都是2010年錄制的,不算重複的部分,加起來將近二十首歌。除瞭光盤以外還有歌詞本,無論是風格還是填詞都非常前衛,即便放在現在來看。
樂隊名叫“Lucid Canon(透明準則)”,網上找不到什麼信息,應該從未正式出道。
編者躺在床上,對照著歌詞本,沉浸在漂浮的氣氛之中,慢慢聽完瞭全部歌曲。
可惜這個樂隊應該解散瞭吧,否則也不會將碟子輕易送人。
編者更好奇的是,隻有這兩張嗎?我希望聽到更多的曲目,這個樂隊空靈縹緲的感覺,實在是太吸引人瞭。
睡前又聽瞭一遍,我決定明天再去找池田。
第二天,我到瞭他傢樓下,卻苦於不知道他住幾樓,到處打聽消息,問“這裡有個姓池田的嗎?”“池田先生住在這裡嗎?”折騰瞭一上午,一無所得,正準備先撤瞭,一個女的叫住瞭我。
“您找池田有什麼事?”
“您認識他嗎?”我又驚又喜。
“他是我先生,請問您有——”
“那就對瞭!”我取出那兩張光碟。
……
池田夫人說,池田早上就回到東京瞭。
“‘Lucid Canon’嗎……那是我先生在音大時期組建的樂隊。那兩張專輯,是樂隊解散後為數不多留下的東西瞭。刻瞭很多張,一直堆在傢裡,最近我們準備搬傢,大部分都慢慢送出去瞭……”
“那太可惜瞭,”編者感嘆道,“兩張專輯質量這麼高,而且編曲更加……”
“是啊,我先生經常感嘆這個,隻是我不懂音樂,”池田夫人搖瞭搖頭,“聽他說,當時是主唱離瞭隊,然後樂隊說是因此失去瞭主心骨,不久就解散瞭。”
“離隊?”
我猜想其中一定有什麼矛盾。
“嗯。但我也不知道個中原因。”
“這樣啊。您剛剛說,池田先生是音大出身的?”
“對。關西音大。”
“恕我冒昧,請問他是哪一屆?”
“這我說不清楚瞭,不知道他們是按入學年還是畢業年份來算的。我先生呢,是2011年畢業的。”
“2011?”編者大吃一驚:淺川女士和香音也是2011年畢業,他們是同一屆。
“那——您聽說過一個叫淺川美鈴的人嗎?我想他們是同學。”
“美鈴?她就是那個樂隊的吉他手……”
原來縈繞編者耳邊一晚上的吉他聲,正是淺川女士的演奏。
幸好池田夫人留著她的聯系方式,讓我能夠直入正題。淺川聽瞭我的請求,幾乎不曾猶豫便立刻同意瞭。
一切比我預想的順利得多。
見瞭面,我們先寒暄瞭一會。她取出瞭幾個本子。
“這是什麼?”
“必要的資料。如果你想聽很多故事的話。”她笑道。
“這樣啊……”我也取出筆記本來。
“您是中國人吧?”
“我是——我還以為已經聽不出來口音瞭呢。”
“不是口音,”她莞爾一笑,“遣詞造句上,還留著一些中國人的風格。別怪我擅自分析瞭,職業病嘛。”
“這也是沒辦法的嘛。”我笑瞭。
對於退出“Lucid Canon”的原因,淺川女士毫無隱瞞地告訴瞭編者:她畢業之後就去瞭美國的藝術學校留學,沒辦法再處理樂隊事務瞭,也漸漸放下瞭手上的吉他。過瞭許多年才回國,無法重拾音樂事業,隻好負責一些舞臺表演的幕後工作,但收入微薄,最後自考瞭教育學的在職研究生,畢瞭業就當對外的日語老師。
“說來我還挺對不起他們的,”她話鋒一轉,“不過,真說起來,更對不起的是——”
故事開始瞭。
第 54 章
4:35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
4:36 門徒離開衆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
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
——《新約·馬可福音》
我們說到2007年3月2日,這是盧文秋回到京都的日子。
當然,京都沒有機場,他的路線是先去到大阪,再坐大巴回京都。
香音前兩天已回京都,在外婆傢暫住,隻等三月底開學報到。正如他們的約定一般,她搭車去瞭大阪的關西機場,迎接盧文秋的班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