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晚钟遥遥(1)
作者:吃一整天 阅读记录
第 1 章
列位賞光。
我最近知曉瞭一樁奇聞。
有多新奇呢,這麼說,誰不知情,都算運氣不好。
懷抱某種迫切感,我費勁整理瞭許久,才將這事稍稍理出個眉目。
可是我沒什麼朋友,藏著掖著也沒用處,隻好發在網上供看官一樂。
話休絮煩,我直說吧,前陣子去瞭日本一趟,回程前等航班的時候,在機場旁舊貨市場淘瞭本書。書名是《複活》,托爾斯泰寫的,精裝,厚厚的一大本。雖然我是看過瞭,但我有書癖,看見有趣的版本,總想收集起來。
這書比我預想中要便宜,然而我當時並不覺得奇怪。舊書麼,定價是隨意的,全憑賣傢個人的心思。
起初擱書桌一角,當擺設。一天晚上沒睡著,起來遊蕩,恰好就看見這本書。再翻一遍也無所謂吧,況且這麼厚,也足夠熬到天明,或是等到犯困瞭。
茶是泡好瞭。一翻扉頁,不對勁,盡是些一列列的黑線。
筆記本啊。去他的,怪不得那麼便宜。
原打算明天扔掉的。我這並不缺筆記本,也不燒柴火。坐瞭一會,越想越沒勁,還是固執地翻瞭幾下,沒成想過兩頁便是手寫的字,密密麻麻。
我日語說得糟糕,以為看不懂瞭,皺起眉頭盯瞭一會,發覺能看懂不少:原來是中文,盡管是夾雜著日語的中文。
一部分是工工整整的日記,一部分是潦草的筆記。
兩部分我都細細地看。翻到最後一頁已是第三天拂曉。
囫圇著讀過瞭,除開窗外時不時的雞啼——我這陣子住鄉下——腦袋裡隻剩下嗡嗡的聲音,什麼事情都忘記瞭,隻留下書中的情節。
我當時看原版的《複活》,都沒有這種感覺。
於是,又用采風之餘的兩個白天,再讀瞭一遍。此後的此後,又讀瞭很多很多遍。然後就慢慢看到瞭通路,也瞭解大體上的內容瞭。
在正式整理之前,草草摘錄一些吧。其實日記本身有點幹巴巴的,如果未曾連起整個故事,其實斷斷續續也沒那麼吸引人,而盡可能詮釋這個故事,把缺失的部分連接起來,就是編者的工作瞭。
因此,過幾天寫好瞭論文,閑下來,編者會細細敘說一遍。
也許,讀者會問,將他人的日記公諸於世,是否有不道德之嫌。原本這書當虛構小說一樣,讀完就算瞭,但一想到所有這些都真切地發生過,而隻有編者知道這個故事,那就太可惜瞭,太——可惜瞭。不僅是他的遺憾,也未嘗不是所有人的遺憾。
再者,日記的某篇之中,寫著相當於免責聲明的內容:
“倘若哪天他人得到瞭這個本子,任憑處置吧。那時我大概已不在瞭,竟活不過一個本子,真是可笑。將我的故事寫成小說,也無所謂。”
“……雖然我覺得沒有那麼浪漫就是瞭。”
8/22 月曜日晴
在淺草寺聽敲鐘,十五個和尚囉裡囉嗦念經。山泉簌簌,好一片岑寂夕景!
赴日以來,好久沒遇上這麼安靜的場合瞭。但是我一點都安靜不下來。事情太多瞭,太多瞭。今天終於鼓起勇氣,找悅文社的中井借瞭三萬塊 ,不然飯都吃不起瞭,更別提房租。都這樣瞭,我還擱這破淺草寺裡坐著,也不去打工。我真是純粹的廢物。
算瞭,她不把我當廢物,就足夠瞭。不過哪天她也會把我當廢物的,恐怕這是我最難以接受的事情吧!也是最讓人痛苦的事情。
也許我在她眼中還什麼都不是呢,一切都是自作多情,不是嗎?
今天翻瞭會《白鹿原》。當然是中文版的,首先是原著,其次我也讀不來日語的大部頭,來這一年多瞭,真個是一點沒變。我還是吃不慣鱒壽司,就是想吃泡饃,要不然,肉串也成,但一定要撒茴香的……
閑聊的時候,張卓文給我推薦瞭一傢烤肉店,說是滿滿中華風,可惜現在囊中羞澀,到時候找機會嘗嘗吧。
8/27 土曜日晴
這東京,好一個天氣,他媽的,四十多度,這太陽要給人烤熟瞭。還吃什麼烤肉啊,走在街上渾身滋滋冒油,省點錢得瞭。
唉,自打這個夏天以來就諸事不順;還是說自打來到日本開始就諸事不順?當初就不該忤逆我爹的意思,最近反複思考的就是這點。甚至有些後悔瞭。
如果我還待在國內會怎麼樣呢,唉,想不下去。或許也就那樣罷瞭。
我討厭唉聲嘆氣的,偏偏自己每天都在嘆氣。一定要改掉!今天改掉瞭,明天卻改不掉。到頭來一切還是原樣。
列位賞光。
我最近知曉瞭一樁奇聞。
有多新奇呢,這麼說,誰不知情,都算運氣不好。
懷抱某種迫切感,我費勁整理瞭許久,才將這事稍稍理出個眉目。
可是我沒什麼朋友,藏著掖著也沒用處,隻好發在網上供看官一樂。
話休絮煩,我直說吧,前陣子去瞭日本一趟,回程前等航班的時候,在機場旁舊貨市場淘瞭本書。書名是《複活》,托爾斯泰寫的,精裝,厚厚的一大本。雖然我是看過瞭,但我有書癖,看見有趣的版本,總想收集起來。
這書比我預想中要便宜,然而我當時並不覺得奇怪。舊書麼,定價是隨意的,全憑賣傢個人的心思。
起初擱書桌一角,當擺設。一天晚上沒睡著,起來遊蕩,恰好就看見這本書。再翻一遍也無所謂吧,況且這麼厚,也足夠熬到天明,或是等到犯困瞭。
茶是泡好瞭。一翻扉頁,不對勁,盡是些一列列的黑線。
筆記本啊。去他的,怪不得那麼便宜。
原打算明天扔掉的。我這並不缺筆記本,也不燒柴火。坐瞭一會,越想越沒勁,還是固執地翻瞭幾下,沒成想過兩頁便是手寫的字,密密麻麻。
我日語說得糟糕,以為看不懂瞭,皺起眉頭盯瞭一會,發覺能看懂不少:原來是中文,盡管是夾雜著日語的中文。
一部分是工工整整的日記,一部分是潦草的筆記。
兩部分我都細細地看。翻到最後一頁已是第三天拂曉。
囫圇著讀過瞭,除開窗外時不時的雞啼——我這陣子住鄉下——腦袋裡隻剩下嗡嗡的聲音,什麼事情都忘記瞭,隻留下書中的情節。
我當時看原版的《複活》,都沒有這種感覺。
於是,又用采風之餘的兩個白天,再讀瞭一遍。此後的此後,又讀瞭很多很多遍。然後就慢慢看到瞭通路,也瞭解大體上的內容瞭。
在正式整理之前,草草摘錄一些吧。其實日記本身有點幹巴巴的,如果未曾連起整個故事,其實斷斷續續也沒那麼吸引人,而盡可能詮釋這個故事,把缺失的部分連接起來,就是編者的工作瞭。
因此,過幾天寫好瞭論文,閑下來,編者會細細敘說一遍。
也許,讀者會問,將他人的日記公諸於世,是否有不道德之嫌。原本這書當虛構小說一樣,讀完就算瞭,但一想到所有這些都真切地發生過,而隻有編者知道這個故事,那就太可惜瞭,太——可惜瞭。不僅是他的遺憾,也未嘗不是所有人的遺憾。
再者,日記的某篇之中,寫著相當於免責聲明的內容:
“倘若哪天他人得到瞭這個本子,任憑處置吧。那時我大概已不在瞭,竟活不過一個本子,真是可笑。將我的故事寫成小說,也無所謂。”
“……雖然我覺得沒有那麼浪漫就是瞭。”
8/22 月曜日晴
在淺草寺聽敲鐘,十五個和尚囉裡囉嗦念經。山泉簌簌,好一片岑寂夕景!
赴日以來,好久沒遇上這麼安靜的場合瞭。但是我一點都安靜不下來。事情太多瞭,太多瞭。今天終於鼓起勇氣,找悅文社的中井借瞭三萬塊 ,不然飯都吃不起瞭,更別提房租。都這樣瞭,我還擱這破淺草寺裡坐著,也不去打工。我真是純粹的廢物。
算瞭,她不把我當廢物,就足夠瞭。不過哪天她也會把我當廢物的,恐怕這是我最難以接受的事情吧!也是最讓人痛苦的事情。
也許我在她眼中還什麼都不是呢,一切都是自作多情,不是嗎?
今天翻瞭會《白鹿原》。當然是中文版的,首先是原著,其次我也讀不來日語的大部頭,來這一年多瞭,真個是一點沒變。我還是吃不慣鱒壽司,就是想吃泡饃,要不然,肉串也成,但一定要撒茴香的……
閑聊的時候,張卓文給我推薦瞭一傢烤肉店,說是滿滿中華風,可惜現在囊中羞澀,到時候找機會嘗嘗吧。
8/27 土曜日晴
這東京,好一個天氣,他媽的,四十多度,這太陽要給人烤熟瞭。還吃什麼烤肉啊,走在街上渾身滋滋冒油,省點錢得瞭。
唉,自打這個夏天以來就諸事不順;還是說自打來到日本開始就諸事不順?當初就不該忤逆我爹的意思,最近反複思考的就是這點。甚至有些後悔瞭。
如果我還待在國內會怎麼樣呢,唉,想不下去。或許也就那樣罷瞭。
我討厭唉聲嘆氣的,偏偏自己每天都在嘆氣。一定要改掉!今天改掉瞭,明天卻改不掉。到頭來一切還是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