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怜语慰卿卿(49)
作者:重皿 阅读记录
淑妃端起一旁的茶盞,輕輕抿瞭口,濕潤瞭唇瓣,才道:“他查不出。”
她語氣篤定,稍稍擡眼時精光流轉:“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碧環自不敢言。
果然,再至午時,西宮那邊兒便有內線傳來消息:
死瞭個面生的小太監,聽說是畏罪服毒。
搜瞭身也查不出什麼,於是線索便就此斷瞭。
碧環垂手侍立,道:“娘娘果然所料不錯。”
淑妃不以為然,反問:“爾雅在何處?”兩個兒女在侯府大鬧一場,消息傳出去簡直叫人丟盡臉面。她蹙著眉,隻覺腦袋疼的要命。
淑妃身邊有個叫紅麝的丫頭,慣會推拿揉摁,一雙巧手服侍的人熨熨帖帖。
紅麝聲若黃鸝,一邊為淑妃揉著穴位緩解陣痛,一邊又免不瞭仔細寬慰:“娘娘何必擔憂這些,總歸是一個腸子裡爬出來的,再打再鬧,也脫不瞭渾身淌著一樣的血,娘娘瞧著還能真怎麼著麼?”
淑妃也知道,隻嘆瞭口氣:“本宮這一雙兒女,蓋因上天托送來討債的。”
她道:“一個性子隨我心腸百轉,一個隨瞭聖人年輕時,孤獨古怪。”她讖言,“隻叫本宮這做母親的,不知如何是好。”
紅麝說:“娘娘多思瞭。”
淑妃極目遠望,掠向堂間濃綠淺影,松針青翠,淡淡聲:“本宮近日多夢,時常夜不能寐。”
她命碧環去釵匣中取出一塊玉佩,白玉瑩潤,品色絕佳。“這是已故先太後當年所賞,本宮與瓊妃皆有一隻。”
碧環打眼一看,上面雕刻:“合心合德。”
淑妃:“碧環,你可知那一枚所刻何字?”
碧環噤聲不敢言。
淑妃眼睛瞇起,思緒被拉回舊日,當日情景重現,她處處落不下臺。
淑妃扯瞭扯唇角:“佳期百年。”
先太後自是袒護自傢侄女,就連玉佩上的讖語都如此偏頗直白,令人想不領受她心中所想都難。
對她的矚望是合心合德,安分守己做個妃子為聖人開枝散葉。
對瑤姬卻字字情切,希望她與聖人生同衾死同槨,如此,帝後一體,才算百年。
淑妃嗤笑一聲:“不過讓她老人傢失望瞭,她謝氏一族的榮寵必從此處斷送。”
她從碧環手中接過玉佩,輕撫瞭撫上面所刻紋路,擡手時一松,那玉佩便順勢跌瞭下去。
與堅硬地面相觸的一瞬,四散成齏粉。
殿內的宮侍暗自心驚,卻眼觀鼻鼻觀心,不敢言語。
淑妃說:“你去傳瞭爾雅來,就說本宮身子不適,著他為聖人謄寫經書,以表孝心。”
碧環微微躬身,說,是。
淑妃由幾個大宮女攙扶著起身,踱步向外。
極好的陽光打在人身上,照的熱烘烘暖洋洋,然淑妃卻隻覺刺眼。
紅麝輕輕為她打扇遮擋,方道:“不過一介孤女,上不得臺面的東西,娘娘又何必憂心呢,有這起子功夫,不若多睡上幾個時辰,近日宮中正是多事之秋,娘娘很久沒有好好休息過瞭。”
淑妃道:“本宮心裡不安,”
她說:“尋日裡,這兩個孩子在我膝下,就算折騰的再厲害,也全然沒有動刀動槍的時候,如今為瞭一個孤女,鬧到這份上。”
她的親侄弄玉遲早要從常州返京,皆時爾雅繼位,正是朝中空蕩,用人無望之際,隻有緊緊將人拴在同一條繩索上,才能保證弄玉全然為她所用。
她輕輕舒瞭口氣,道:“弄玉和珠珠的親事,不能再耽擱瞭。”
聖人大行過後,孝期三載,就更恐多變瞭。
紅麝心領神會,對一旁的小太監竊竊,“備車,莫要驚動旁人。”
恒園 有鳳來儀。
宮室被圍的密不透風,小善走到哪裡都有一串人跟著。她們並不說話,隻像個木頭一樣,眼珠子凝在她身上,她動一動,她們就跟著動一動。
就是插翅也難飛。
她轉身,她們便止步。
前面是個用麻繩牢固綁好的秋千,小善想自己去坐一會兒,於是懇求:“好姐姐們,你們別再跟著我瞭。”
婢子們隻當是充耳不聞。
小善洩瞭氣,往前走,坐在秋千上,輕輕一晃,便有人輕輕聲開口:“娘子可需推秋千?”
小善搖搖頭,轉而看她。
這是個明眸美目的婢子,雖和她們一般不言不語,但眼中波光流轉,有些不同。